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为什么没能提前发现?事件真相究竟如何

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拉入了第2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也由此爆发。不过美国之前虽然没有正式参战,但对日本也是情报上的监控,为何这次就1点消息都没收到呢?致使日本飞机飞到美军基地时,兵士仍然没有任何防御措施。以致于后来出现了1种说法,是说美国故意让日本偷袭,这样就有理由参战了,不过这个说法明显不现实,由于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那这起事件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1941年11月18日上午9时,日本帝国海军第1航空舰队旗舰“赤城”号航母从佐伯湾(大分县)启航,沿着丰后水道进入太平洋。

“赤城”号航母登场

19日过午,“赤城”号通过东京以南1000千米的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岛、南鸟岛等)洋面时,忽然掉头沿50度航向北上。官兵们领到了短袖的夏装,舰载机的副翼上却涂了防冻油,没人清楚他们到底要去哪里。

3天后的清晨,“赤城”号抵达东京以北1600千米的择捉岛。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次“演习”意味着甚么

择捉岛位于北海道根室半岛东北方向约150千米,是千岛群岛最大的岛屿。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限制,直到战前,千岛群岛的发展水平依然10分低下,岛上居民多以捕鱼和水产加工为业。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管如何都想不到,这个称得上是日本最为偏僻的角落,会成为太平洋战争的出发点。

单冠湾集结

11月20日清晨,海军大凑(青森县陆奥市)警备府的海防舰“国后”号驶入择捉岛中部的单冠湾,并派出陆战队登岸,以“联合舰队秘密演习”为由,对单冠湾乃至全部择捉岛进行了完全封闭。

择捉岛是千岛群岛站中最大的岛屿

且离日本本土较近

(下图为千岛群岛确当代状态)

岛上其他地方通往单冠湾的道路全部封闭,任何人不得出入。同时,择捉岛与外界的电讯联系全部切断。单冠湾内的村民被勒令不得走出村庄,不允许在沿海的道路和海湾对面的山坡上停留。

择捉岛与单冠湾

两天后的拂晓,从外海上传来的轰鸣声由远而近,惊醒了睡梦中的单冠湾。村民们顾不上封闭禁令,纷纭来到海边,目击了他们毕生难忘的1幕——以往只在明信片上看到过的战列舰、航空母舰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军舰,接2连3地驶入单冠湾,其中1艘就是在太平洋绕了1大圈的航母“赤城”号。

“赤城”号飞行甲板

23日,随着“加贺”号航母的入港,这支由31艘大小舰艇组成的机动部队(特指以航母为基干的混合舰队)在单冠湾集结终了。

就在“赤城”号抵达确当日,总指挥南云忠1中将收到了联合舰队司令主座山本5106大将发来的隐语电报“攀登富士山”,命令机动部队于11月26日从单冠湾动身,12月3日傍晚进入待机海域并加油终了。。南云随即下令:机动部队向夏威夷方向秘密行进,对夏威夷之敌舰队进行突袭。至此,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才正式向舰队全员公布。

11月26日清晨6时,机动部队各舰陆续按预定顺序起锚出港,沿97度航向向东驶入铅灰色的北太平洋。而它们身后的择捉岛,直到12月8日才消除封闭

北方航线

偷袭珍珠港是山本1手策划的。这人向来好赌,“夏威夷作战”(山本命名为“Z计划”)就是1场山本式的赌博,海军军令部对“Z计划”的评价简单干脆——“投机”。军令部认为,突袭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暴露作战意图,但在舰队向夏威夷运动的进程中,随时有可能被敌舰、飞机或中立国船只发现。

但是如此长距离的“投机”

如何做到不被发现?

山本其实不躲避“投机”的评价,乃至表示计划成功需要仰赖“天佑”。固然,具体落实起来不可能只靠天照大神保佑,首先要为舰队选择1条隐蔽的出击线路。

从日本本土到夏威夷,常规航线有两条:南线是从横滨到火奴鲁鲁,途径小笠原群岛和中途岛海域;北线是从津轻海峡向东至夏威夷群岛,航程都在3300千米左右。这两条线路的气候和水文条件都比较理想,海面安稳,沿途加油和补给10分便利。但是商船来往密集,舰队很容易被提早发现。

思索中

1战以后,赤道以北的德占南洋诸岛成为日本的委任统治领地,日本海军的前进基地得以不断向太平洋深处推动。因此,机动部队还可以在距夏威夷只有2200千米的马绍尔群岛集结,无需在海上加油。但是,这条航路必经威克岛、中途岛各海域,等于1动身就钻进了美军巡查机的巡查圈,因此也被排除。

如果在太平洋中央的夏威夷失手

美国人就要1路退回遥远的东海岸了

联合舰队终究选定了北太平洋航路——从单冠湾动身,贴着阿留申群岛的外圈,向东运动到瓦胡岛北面,以几近直角拐向南,直插珍珠港,航程约6500千米。

北太平洋航路上商船本来就很少,到了冬季,气候卑劣,风高浪险,多数船只不敢涉险,对机动部队来讲,确切是1条最隐蔽的线路。但是,根据以往10年的数据统计,舰队要通过的海域,在12月平均有24天的狂风雨,只有7天是好天气。

日军前往珍珠港及返程线路

同时,阿留申群岛海域还饱受6级以上的冬季季风的侵袭。如此卑劣的气候条件加在1起,舰队的航行和燃料补给都将面临巨大困难。山本的幕僚在仔细研究气象资料以后,找到了北太平洋上空西伯利亚高压的移动规律。在高压前部经过以后,通常会有伴随几天晴好天气,机动部队可以跟在高压后面利用这几天时间穿过危险海域。

因而,航线问题就此解决。

天佑无声舰队

美日之间战前都向对方渗透了大量的情报人员,这是1个公然的秘密。

但是美方在地面特工的使用上毫无建树,由于日方的周密防范,美国谍报机关始终没法获得日本海军部署、调动的第1手情报。虽然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所获得的战略情报对判断海军的企图和动向并没有帮助。美方只能依赖无线电侦测——对日军无线电通讯电波的辐射状态、发报方位等进行分析,从而推测对方舰艇的位置。在8月到10月之间,日本海军舰艇和航空队频繁调动。美方判断,日军行将动用全部兵力向南洋方向发动进攻。

这个判断不能说错,由于“南方作战”始终是日本海军的选项。关于对美作战,日本海军自日俄战争结束以来奉为圭臬的“邀击渐减”战略就是1旦破裂,先打下菲律宾,再在美国海军越洋西进的途中逐次消耗其兵力,最后在日本近海决战。如果不是“Z计划”横空出世,双方就将依照几10年前写好的剧本循序渐进地打1场。问题在于,当山本不按套路出牌时,美国人却依然守着老皇历

日军零式战役机正从翔鹤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为了藏匿作战意图,日本海军上下煞费苦心。机动部队奉命集结时,参战舰艇1艘、两艘分别编队,以不同时间、不同航线,从各自所在地分别驶向单冠湾。“赤城”号从佐伯动身后之所以要在太平洋上兜圈子,就是要躲开监视的美军潜艇。对单冠湾实行严酷的封闭,也是出于保密的目的。而机动部队舰艇上的部份报务员被留在各港口,保持本来的发报量,好让美军误以为这些舰艇还在原地待命。

同时,机动部队履行了最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在动身前往单冠湾以后,电报只收不发。乃至,除作战上绝对需要的联系以外,联合舰队也尽量不向机动部队发报。

从单冠湾集结直至12月8日攻击发动,联合舰队总共只向机动部队拍发了两封触及作战计划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为什么没能提前发现?事件真相究竟如何电报,1封是前文提到的命令机动部队出击的“攀登富士山”;1封是御前会议决定开战以后,山本于12月2日发出的“攀登新高山1208”,意思是“攻击日定为12月8日,按预定计划行动”。两份都是隐语电报,就算被截获破译,美国人也不知道是甚么意思。

这边准备着各种秘密武器

机动部队实行无线电静默以后,美军意想到了联合舰队的主力航母不知所踪,却依然1厢甘心的认为它们仍在日本本土海域。华盛顿时间11月25日,美国海军情报处在《日本舰队舰位报告》中,对联合舰队部份主力的位置做了以下推断:

“赤城”、“加贺”在9州南部

“苍龙”、“飞龙”、“瑞鹤”、“翔鹤”在吴军港附近

“比睿”在佐世保附近

“雾岛”在吴军港附近

本日的吴港内则有1支新的舰队

而报告中提及的那些航母和战列舰,此刻刚刚从单冠湾动身,踏上北太平洋的征途。

航行途中,机动部队始终将3艘潜艇散置在大队前方200海里的海域实行警戒,1旦发现有船舶经过,立即发出预警,后方大队则立即大角度改变航向进行规避。日本人延续了在日俄战争中的好运,13天的航程中,竟然1艘商船都没遇到。

乃至天气都成了日本人的朋友。从单冠湾动身以来,1路遇到的是北太平洋罕见的好天气。1直到12月3日,舰队才首次遇上狂风暴雨,但是对此时已进入美军巡查机巡查半径的机动部队来讲,卑劣天气正好帮助舰队完善躲过巡查机的侦察。

机动部队航迹图

5日以后,海面上回归风平浪静,但空中依然云层密布。6日、7日,在进行完最后的加油以后,补给部队的所有加油舰离开机动部队,掉头驶往待命地点。剩余的作战舰只则全速南下,直扑珍珠港。

恍如1切都在计划中

12月8日清晨1时30分(夏威夷时间12月7日6时),机动部队运动到瓦胡岛正北230海里的位置,第1波攻击队的183架作战飞机从6艘航母上起飞,空袭开始。

已码放整齐的珍珠港

1个半小时后,当机群飞抵珍珠港上空展开时,空袭飞行队总指挥渊田美津雄中佐欣喜若狂地发现,没有1架美军战役机升空拦截,地面的高射炮乃至连炮衣都还没脱去。

命中1艘战列舰

虽然1弹未投,渊田已确信空袭势必获得大胜。他迫不及待地命令机组人员发报“我奇袭成功”。奇袭成功的隐语是“虎”(トラ,罗马音为Tora),3时23分,从渊田的座机上发出“Tora、Tora、Tora”的电报,电报迅速传向千里以外的东京大本营,传到了在广岛湾的“长门”号上焦急等待的山本手中,而停靠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则遭到了灭顶之灾……

今天恍如是战列舰时期的末日...

奇袭大获全胜,山本念兹在兹的“天佑”看上去实现了。但对战争的前程,山本始终没法乐观,而上天真实的旨意,此刻的日本还1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