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郑交恶是什么意思

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周郑反目产生於前720年,郑国侵犯东周的国境。郑桓公曾是周代朝廷的司徒,郑武公也在周平王周郑交恶是什么意思时出任卿士。郑庄公继承父亲为郑国国君时,也承袭了父亲在朝廷的卿士职位。后来,周平王宠信虢公忌父,成心擢升虢公、分享郑庄公的权利。郑庄公怨恨周王,周王随即澄清,并以王子狐入郑为人质,郑国遂派遣世子忽入周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周代廷准备委任虢公执政,取代郑庄公。郑庄公派遣郑卿祭足带领郑军在4月收割了东周王畿内温地的麦,又於当年秋季再带领郑军收割了东周王畿内成周的禾,周郑关系因此进1步恶化。

进程

郑国,原是郑伯友的封国,由于郑伯友(即郑桓公)及其子掘突(即郑武公)浴血奋战,力保周王室江山,而遭到周王的器重。在平王东迁后,掘突继任司徒6卿1职,掌管朝中大权。早在郑桓公时期,他就亲见王室政治腐败、诸侯叛离的偏向日趋滋生,因而他利用东方郐、东虢两个小国的统冶者贪财好利、百姓多不归附的时机,把自己的财产和奴隶预先寄存到那里,准备1旦时机成熟就取而代之

后来,他的儿子郑武公灭掉了郐和东虢,建都于新郑(今新郑市境内)。武公子庄公继续做东周的重臣,举起“以王命讨不廷”的旗帜,联合齐、鲁,进攻宋、陈等10几个诸侯国,并积极扩大权势,打败了北戎,郑国的权势逐步强大起来。

郑国在对内、对外扩大权势的同时,也伺机霸占王室的权利,引发了周平王的严重忧愁和不满。郑国与周王室的矛盾目益尖锐起来。为遏制郑国,周平王私下委任虢公林和郑庄公同时为卿士,郑庄公对此10分不满。此时,王室与郑国之间已互不信任,发展到相互交换“质子”的地步。周平王将其子狐派往郑作为人质(狐后来死在郑国),郑则派公子忽常驻王室充当人质。

公元前720年,平王去世,他的孙子桓王继位。周桓王为了打击郑国的猖狂气势,重新起用虢公,任命其为卿士,以到达削弱郑庄公权利的目的。郑庄公极其恼火,同王室的斗争进而转向公然化。郑庄公派人强行收割了周王畿内地温(今河南温县)和洛邑附近的庄稼。

公元前717年,郑庄公亲身到洛邑朝拜天子,想借机和缓1下同王室的矛盾,但遭到周桓王的冷落,接着又产生了周与郑换田事件。郑国在没有得到周王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同鲁、许等国交换土地,引发了周桓王的恼怒,周、郑由“交质”发展到“反目”的地步。尖锐的矛盾,终究引发了1场战争。

结果

周桓王103年(公元前707年),周王1怒之下废除郑庄公的封号,革去了其在周代中的卿士1职,并亲身率周与陈、蔡、卫3诸侯联合的大军讨伐郑国,结果王师惨败,连桓王也被乱箭射中了肩膀,天子的威严扫地,从此1蹶不振,郑国的地位却比之前更加显赫,俨然成了年龄初年的1个霸主。

影响

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拜、贡奉大大减少,王室财政愈来愈拮据,不能不依赖诸侯的资助,周桓王、周顷王曾前后派人向鲁国“求赙(求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天子不但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常常受诸侯国的左右。周襄王曾低三下四地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

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期已成为过去,社会进入了1个骚乱的时期,各种矛盾都在急剧发展,而且扑朔迷离地交织在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