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光复长安、洛阳。尔后他又攻破吐蕃,立下了多项重要战功。等国内局势稍稍稳定后,郭子仪除掉了李辅国、鱼朝恩还有元载,让杨绾为相,还进行了1些民生方面的改革。以当时郭子仪的地位和实力来讲,他想当这个皇帝也不是没有可能,但郭子仪并没有这样做。那对朝廷和皇帝来讲,自然会非常忌惮郭子仪,好在郭子仪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如何打消皇帝对他的猜疑。
史书记载,“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汾阳郡王郭子仪的部将前来辞行,当时夫人与女儿正在梳妆,他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像对仆人1样役使他们。
尽人皆知,作为再造大唐的风云人物,郭子仪1生功劳卓著,平定安史之乱,计退吐蕃、2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等等,史书评价他是“以身为天下安危者210年”,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几近是他1人扶起来的。尤其重要的是,郭子仪深受传统忠君思想影响,1直恪守人臣本分,不愿僭越1步,因此成为历代人臣的楷模,但为什么在对待部将时,却像对仆人1样役使他们?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代内忧外患,郭子仪几近破解1己之力,再造了1个唐代。在这1进程中,郭子仪如果想要改朝换代,几近是在覆手之间,连唐朝宗都亲口承认这1点。
平定安史之乱后,国家并未实质性统1,骄兵悍将割据1方,因而变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犹如国中之国,但很多藩镇不服朝廷却服郭子仪。田承嗣割据魏州时,骄横无礼,但郭子仪使者到来以后,他却向西跪拜,并指着膝盖对使者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1拜郭令公。”李灵耀占据汴州,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汴州,1律扣押,最最少也是雁过拔毛,但郭子仪部运送的财物途径汴州时,李灵耀不但不敢扣留,还命人护送过境。可以说,郭子仪在藩镇中的声望之高,实质上已超过了唐代皇帝。
郭暖是郭子仪的第6子,娶了唐朝宗女儿升平公主,1次夫妻两人产生口角,升平公主气势凌人,郭暖骂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听到这话,升平公主大怒,就回去向唐朝宗告状,结果唐朝宗幽幽地说,“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并让公主回家。固然,郭子仪听说以后“囚子请罪”,唐朝宗宽慰他不用在乎,后来郭子仪还是打了郭暖数10仗,以示惩戒。
对郭暖的直言,郭子仪让藩镇服气的声望,唐朝宗如何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权利本性的角度来讲,估计唐朝宗对郭子仪是爱恨兼而有之,爱是由于郭子仪可以保护江山,恨是不管郭子仪如何放权、如何忠心,但始终是李唐江山延续的1个潜伏要挟,而郭子仪的作用、声望、功劳等等又让唐朝宗不能轻易妄动。
对唐朝宗的心思,郭子仪知道不知道?肯定知道,郭子仪可谓古代最懂政治、情商最高的武将,怎样可能不了解唐朝宗的心思。但要末郭子仪立即死掉,完全消除皇帝的疑心,要末表现出让皇帝宽心1些的姿态。郭子仪不愿意非正常死亡,就只能以行动消除帝王戒心了,那末郭子仪是怎样做的呢?
首先,在郭子仪宦途中,遭受过很屡次来自小人的冷箭,其中来自鱼朝恩的1次暗箭极其凶险,但郭子仪情商很高,终究化解了与鱼朝恩的恩怨。
郭子仪在与吐蕃作战时,大宦官鱼朝恩指令人发掘他父亲的坟墓,想要以此激怒郭子仪,进而借机除掉他。掘人祖坟,这是不共戴天之仇,别说重视孝道的古人了,就是现代人都忍不了,因此当时很多大臣担心郭子仪造反。但是,郭子仪返京以后,唐朝宗说了这件事,他不但没有发怒,反而泪流满目地说:我长时间带兵,不能制止兵士破坏百姓的坟墓,他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
后来,鱼朝恩约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令人告知郭子仪,鱼朝恩将会对他不利,部下建议多带1些人手避免不测,但郭子仪却只带了10几个家童过去,鱼朝恩很惊讶郭子仪随从之少,而郭子仪坦言相告,鱼朝恩惶恐地说:“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终究,鱼朝恩这样千古罕见的小人,却被郭子仪所感化。在郭子仪看来,如果君子不幸遇到小人,不跟他1般见识就罢了,真要叫真的话,可能反而难逃暗箭伤人,如今也是如此,不要轻易与小人结怨。
其次,郭子仪每次出征回来以后,都会立即绝不犹豫地交出兵权,也不参与官场倾轧,表现出1位纯臣本质。但即使这样,郭子仪功高震主,还是会遭到帝王猜疑的,对此郭子仪表现出了坦荡本质。
所谓“1入宫门深似海”,郭子仪是汾阳郡王,府邸自然比不得皇宫,却也不是寻常贵族可比的。依照正常来讲,郭府自然规矩众多,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但郭子仪却要求大开府门,听凭人们出入而不查问,1次他属下的将官们出外调前来辞行,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若正在梳妆,他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来到女眷居住的地方,像对仆人1样役使他们。长此以往,首先受不了的不是外人,而是郭子仪的后代,他们劝说郭子仪不要这样,但郭子仪1直不听。
直到有1天,郭子仪后代真的受不了,就流着泪说:“您功劳显赫,当世无双,可是让不论贵贱人等都能随意出入我们家的卧室,还使唤部将像奴仆1样,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伊尹、霍光都不会这么做。”
郭子仪1看,今天不说清楚是不行了,因而解释说:朝廷给予郭家5百匹马的粮草、1千人的伙食,郭家已位极巅峰,不可能再高了,如今想退隐以避妒忌也不可能,进无可进(再进就是造反)退无可退,如果筑起高墙、紧闭门户,内外密不相通,1旦有人结怨就会报复郭家,编造出各种罪名,郭氏9族可能因此而死,如今家中坦坦荡荡毫无遮拦,4门大开随意出入,即便有人想加以毁谤,也找不出借口来。
因此,郭子仪使唤前来造访的辞行部将,像对仆人1样役使他们,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借这1次机会,让人看到女眷之所,1切都坦坦荡荡,皇帝自然也就更放心了,同时也让有心想要栽赃陷害他的人,都找不到借口。
纵观郭子仪的1生,哪怕面对无数诡计诡计时,为人也极其坦荡,在这类情况下还能善终,在古今功高震主之人中当属第1。以坦荡忘我避祸,还能为国效率,作出1番巨大的功绩,与郭子仪相比,王翦、张良、萧何等人的避祸之道,就显得器量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