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被围困,为何不派廉颇去救援?

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围困,为什么当时的赵国统治者没有派遣另外一位名将廉颇前去救济呢?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1、长平之战背景

公元前260年,秦国为了扩大国土,发动了对赵国的长平之战。赵国派出了年轻有为的将领赵括,与秦军展开激战。但是,由于赵括缺少实战经验,终究致使赵军大败,赵括被俘。

2、廉颇的地位与能力

廉颇是赵国的1位老将,他曾屡次带领赵军打败敌人,赢得了赵国人民的尊重。但是,在长平之战爆发时,廉颇已年事已高,身体状态不佳。因此,虽然廉很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和出色的指挥才能,但当时的赵国统治者并没有选择让他亲身出征。

3、战略斟酌

当时,赵国统治者认为,长平之战是1场决定性的战役,必须全力以赴。而廉颇虽然经验丰富,但年事已高,身体状态不佳,没法承受长途跋涉和剧烈战役的压力。因此,赵国统治者决定派遣年轻有为的赵括出征,以期能够获得战争的成功。

4、政治因素

除战略斟酌外,政治因素也是赵国统治者没有派廉颇救济的缘由之1。当时,赵国内部存在着权利斗争,廉颇作为1位老将,具有较高的名誉和影响力。如果廉颇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可能会对赵国统治者的地位产生要挟。因此,赵国统治者选择了年轻有为的赵括出征,以下降政治风险。

5、总结

综上所述,赵括被围困时,赵国统治者没有派廉颇救济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1是战略斟酌,认为廉颇年事已高,身体状态不佳;2是政治因素,担心廉颇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对赵国统治者的地位产生要挟。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赵国统治者的这1决策是毛病的,正是由于他们的毛病判断,致使了长赵括被围困,为何不派廉颇去救援?平之战的失败和赵括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