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精灵怎么养?多肉雪精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3-07-02
菊花又名秋菊,黄花,九月菊,鞠,菊科,菊属。菊花原产于我国,现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为短日照喜光植物,喜凉爽气候,耐寒,地下宿根能耐-30℃的低温,能在北方地区露地越冬,但地上部分在-1℃时即受寒害,所以在北方园林中仅以盆栽观赏为主,未发挥宿根花卉的作用。小菊较大菊耐寒。要求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不耐积水,忌连作。性喜日照充足,炎夏期间中午应适当遮荫。若人为控制光照,可催延花期,周年开花。生长发育最适温为18~22 ℃,夜间温度下降到10℃左右有利于花芽分化。
菊花的繁殖方法:以扦插繁殖为主,还可嫁接、分株和播种。扦插是菊花繁殖的主要方法,从3~9月均可进行。扦插时选取枝条新梢,插穗长8~10cm,具3~4个节(中下部枝条也可作插穗,但生根能力较弱),剪去下部2~3片叶,插入盛有细沙的浅盆或冷床中,插后第一周遮荫,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周时中午遮荫,以后全日照,15~21天后生根。也可于11月至翌年3月,割取菊花根旁的“脚芽”扦插。脚芽是最好的繁殖材料,生根快,生长好。
嫁接法可培育出特大型立菊或构成多层次高大的塔菊。一般在夏秋季选择野生粗壮的艾属蒿草(青蒿、黄蒿)作砧木,在温室内栽培,选择在4月中、下旬进行嫁接,接后用木槿或柳条靠上防止倒伏。悬崖菊开花后至第二年清明前可进行分株繁殖。方法是秋季将整个母株挖出来, 抖掉根上的泥土,去掉枯枝残根,将地上部分短截至6~10cm,用刀剪劈开根系连接部分,分成若干小丛,每丛有2~4根枝干及完整的根系,重新栽植,成活率很高。
菊花的栽培管理:盆栽菊花和立菊的栽培原则是冬存、春种、夏定、秋养。方法是入冬后,将种株剪去残花。移植于肯风向阳处越冬,第二年春天加强肥水管理,于6月上中旬剪取种株上生长粗壮的新梢作插穗进行扦插,插后注意遮荫、保湿,经过1个半月左右的培育,当新株根系较为发达时,即可移植。盆土用园土5份、腐叶土2份、厩肥土2份、草木灰1份加少量石灰、骨粉配制而成。移植方法有瓦筒植、盆植、套盆植三种。盆植法可根据菊花生长状况,先移植到口径15cm的瓦盆中,8月后定植到口径25cm的盆中。
移植上盆后放在阴凉处,4~5天后移至阳光充足处。立菊一般独花3~5朵,独本菊则每株1枝1花。当苗高约15~20c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留下部4~6枚叶,3~4周后当侧枝生出4~5枚叶时,可进行第二次摘心,保留2~3枚叶,8月上旬进行最后1次摘心,称定头,定头后抹去所有腋芽,仅保留顶部1芽生长发育成花枝。菊花生长期间应经常施追肥,可用人粪尿、豆饼水及化学肥料等,苗小时施肥量少些,以后逐渐增多。当菊花花蕾形成后,每4~5天施肥一次,但在夏季高温期间及初秋花芽开始分化时应停止施肥。
菊花现蕾后需水量增大,此时应浇足水,保证植株生长良好,花大色艳。9月花蕾出现后,每枝顶端的花蕾最大,称正蕾,应保留正常,剔去侧蕾,使养分集中在正蕾上。白花和绿花的品种为保持花色纯正,开花后应移在蔽荫处栽培。花朵开放后,有时因花头重量较大,向一方歪斜,可设立柱扶植枝条,设花托承托花头,充分表现花朵的优美形态。
菊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国际上深受欢迎的花卉之一。其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秋季花坛、花境、花台及岩石园的重要材料,又可作室内外盆花装饰,用来举办大型的菊花展览,造型多彩多姿,美不胜收。切花可供作插花、花束、花环、花篮等。目前世界菊花切花的销售额,在各种切花中占第一位。此外,菊花还可食用、药用,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