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花的花语和象征意义/石竹花花的花语代表悲苦
2023-07-02
1. 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 kg,对水50~60 kg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 kg拌细土30 kg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 kg对水50~60 kg喷洒。
2.粘虫。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 km。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0.1~0.15 kg对水50~60 kg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 kg对水50~60 kg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 kg对水50~60 kg喷洒。
3. 稻飞虱 、稻飞蝉 。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0.2 kg对水50~60 kg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 kg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 kg对水喷洒。
二、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关于这个问题,黄豆叶出现黄斑可能是由于真菌、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病害。以下是预防和治疗黄豆叶黄斑的一些方法:
1. 清理病叶:及时移除已经感染的黄豆叶,减少病原体的扩散。
2. 防止病原体传播:清洁工具、病害携带物等,切勿随意搬运,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3. 喷药防治:可以使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喷药防治,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4. 加强养护:黄豆叶的养护十分重要,尽量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饮水和施肥,增强黄豆的生命力,提高其抗病能力。
5.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一些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
三、蔷薇花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救因为蔷薇是比较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即使缺水干枯也有恢复的能力。但是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灌溉和肥料过量使用。如果蔷薇已经干枯严重,需要进行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同时在适宜的时间进行移栽或换盆,保证根系的健康生长。在平时的护理中,还可以喷洒叶面肥或加入生物堆肥,促进植物的生长。
四、枣树病虫害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严禁疫区内生产的鲜枣果及苗木外运;建立健全产地、枣树种植面积、枣果年产量、销售流向的档案登记,严防疫区内生产的枣果及苗木借外区域的名义外运。
(2)加强监测。通过布设纱网、悬挂黄板、测报灯、杀虫灯、性诱剂和积温预测等方法手段进行常年监测;在每年的5~9月枣实蝇成虫羽化迁飞期、幼虫期、蛹期开展3次枣实蝇专项调查工作,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铲除”。
(3)“断枣”。挖除野生酸枣,村旁、路旁、渠旁、宅旁等“四旁”及面积在667m2以下零星栽植的枣树;有条件的枣园,结合枣树品种改良,实施嫁接改造及落花落果措施,在枣树盛花期喷洒(实生园枣树的使用浓度为3.5g/L,嫁接苗的使用浓度为2.6g/L),不让枣树开花结果,连续2~3年,切断枣实蝇的食物源。
(4)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秋后及时清洁枣园,落果、虫果集中起来深埋或烧毁;结合秋翻冬灌,用5%辛硫磷颗粒剂6~7g/m2或用4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处理土壤,杀灭越冬蛹;零星发生地区可以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铺设地膜,消灭越冬代成虫。
(5)树体喷药。每年5月中下旬在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用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3000倍喷洒树体,重点喷洒枝叶茂密结果较多的树冠,喷药时间选择在上午9~11时;从5月上旬开始至9月下旬,在成虫活动产卵期,可用毒死蜱、马拉硫磷、敌百虫液,加入10%红糖喷洒树冠,诱杀成虫,每隔15日喷1次,连续喷洒3~4次,蛀果率可控制在3%以下。
五、芋头的病虫害防治方法1、合理密植
选用无病种芋或从无病或轻病地选留种芋,播种前晾晒2-3天,避免芋地多年连作,最好能水旱轮作。栽培中,种植过密、氮肥过多或缺肥,发病亦重。采用高垄单行种植,以3000株/亩为宜,宜深栽。
2、及时排水
遇雨要及时清沟排水,尤其是梅雨季,防止渍害发生,可有效减少芋污斑病、软腐病、疫病等病害的发生。生长后期要控制肥水,避免新叶旺长,延后成熟,影响芋头的产量及品质。
3、加强管理
加强水肥管理,避免偏施氮肥,基肥可增施有机肥、过磷酸钙,追肥可追草木灰、硫酸钾等,草木灰还具有降湿作用,也可在生长中后期结合防病虫加入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有利于减轻该病的发生。
4、药剂防治
可选用20%捷菌乳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防治,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