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植物压条正好,桂花为例简单四招学会盆栽植物压条方式/植物压条繁殖的方法图解
2023-07-03
1.
苗木质量差 有些苗木细弱,断根伤根多,根系少,地上部分发叶抽梢后,根系不能及时供给
2.
栽植过早或过晚 树木栽植过早,气温回暖,而地温还较低,栽植后树木的地上部分很快发叶抽梢,
3.
栽植工作质量差 苗木新植时,由于栽植的技术问题造成曲根、窝根或根系架空,
4.
栽植过深 苗木栽植过深,根系生长分布层的氧气就会少,从而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
二、苗圃病虫害防治措施1.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种植环境,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对深度消毒效果较差。
2.化学消毒:使用含有氯、溴等化学物质的消毒剂,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常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
3.蒸汽消毒:使用高温蒸汽对种植环境进行消毒,可以彻底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病毒,对深度消毒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不适用于对敏感植物进行消毒。
4.光合细菌消毒:使用光合细菌,可以有效的杀灭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藻类,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和危害。
三、苗圃病虫害害防治方案1. 选择健康的种苗:选择健康的、无病虫害的木瓜种苗,栽植前进行热水处理,浸泡在50~55℃的热水中10分钟,杀死苗木表面病菌和虫卵。
2. 改善土壤环境:木瓜喜欢湿润、排水良好、肥沃而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应该及时进行施肥、中耕、松土、修剪等维护,保持土壤健康。
3. 防治害虫:木瓜主要受害虫有红蜘蛛、蚜虫、小菜蛾、木虱等,在种植过程中应采取高温熏蒸或沸水烫杀等措施进行防治,也可以使用有害虫兼杀菌作用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4. 防治病害:木瓜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灰霉病等,应注意及时发现并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如喷洒杀菌剂、剪除受病叶子、保持空气流通等。
5. 植物间作:木瓜可以作为带害虫、害菌的轮作植物,因此应注意避免与同种或易感植物共同种植,可以与大豆、茄子、油菜等植物轮作。
四、苗圃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病毒病。感病叶片呈浅绿与深绿相间的褪绿色小环斑,老叶感病呈现黄色环状斑或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抽缩致使叶片歪扭,果实发病后扭曲,呈螺旋状畸形,叶上生褐绿色病斑。发病严重时叶片变硬发脆,叶缘缺刻加深,后期产生枯死斑。
防治方法:1.栽种前施足底肥,每亩选用生物有机肥100公斤,配合二铵15公斤、尿素30公斤、钾肥10公斤。2.培育无病壮苗,适当提早定植;在苗期可喷施0.136%碧护可湿性粉剂15000倍液+氨基酸海藻肥壮苗,增强抗性。3.及早做好蚜虫防治。4.发病初期可喷洒5%氨基寡糖素800倍液,增强抗病性,减少用药量。5.铲除田间和周围杂草,田间农事操作尽量减少植株伤口,打顶、打权时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二、霜霉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通过风雨从邻近病叶上传播,连阴雨或湿度大时发病重。主要症状为先在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褪绿斑,后扩大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降雨频繁、湿度大时发病重,后期病斑背面长出紫黑色霉层,病斑连接大片,整个叶片枯死,干燥,不易脱落。
防治方法:1.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田块,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2.发病初期可用60.5%唑醚·代森联可视性粉剂80克或亩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6-40克、亩用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40-60毫升喷雾。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三、疫病。主要为害果实、茎蔓。植株坐瓜后,雨水多,近地面的瓜先发病,最初出现暗绿色圆形斑,扩展后呈暗褐色,病部凹陷,并向瓜面四周呈水渍状浸润,上面长出灰白色霉状物。湿度大时,病瓜迅速软化腐烂,茎蔓发病部初呈水渍状,后整段软化湿腐,病部以上的茎叶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秋冬深翻,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实行轮作倒茬。3.及时整枝、摘除病果、病叶。4.发病期选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40克/亩或62.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75毫升/亩喷雾防治。
四、白粉病。该病主要为害丝瓜叶片,也为害叶柄。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白色粉状斑,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后期叶片变黄干枯。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生长季节病斑上产生大量粉孢子,借风雨传播,七八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1.摘除发病的老叶,带出田外烧毁。2.亩用25%吡唑嘧菌酯乳油30-40毫升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克,每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五、瓜绢螟。低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使其正面呈灰白色;3龄后将叶片吃成穿孔或缺刻,为害严重时仅剩叶脉。幼虫还常蛀入花蕊和幼瓜,啃食柱头和瓜肉,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1.收获后集中烧毁植株,减少虫源。2.及时摘除被害的卷叶,消灭部分幼虫。3.使用瓜绢螟性诱剂诱杀雄蛾,以减少田间虫口密度,减少用药量。4.可使用6%茚虫威微乳剂800倍液或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40毫升/亩、3%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蚜虫。成虫和幼虫多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梢剌吸汁液,引起叶片畸形卷曲,植株矮小,生长点枯死,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为害远大于蚜害本身。
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基数;2.悬挂黄板进行诱杀;3.选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叶背及嫩梢。
七、潜叶蝇。以幼虫为害叶片,往往钻入叶片组织中,潜食叶肉组织形成,造成叶片呈现不规则白色条斑,使叶片逐渐枯黄死亡。
防治方法:1.播种前翻耕土壤;2.清除杂草,摘除有虫道的老叶烧毁或深埋,以杀死部分虫蛹;3.使用黄板诱杀成虫;4.可亩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5-20克杀灭幼虫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油悬浮剂15毫升,间隔7天,连续防治1-2次。
五、苗圃病害主要有哪几种常用的苗圃按使用时间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类,即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固定苗圃经营时间长,面积较大,生产苗木的种类较多,经营集约,管理水平比较高,技术力量强,能充分利用投资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i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但是,一船蹈造林地较远,苗木运输不便。
临时苗圃是为了完成某一地区的造林任务而临时设置的苗圃,待造林完成后,苗圃随即撤销。因此一般面积较小,培育苗木的种类比较单纯,距造林地近,可就近育苗,苗木成本。
低,杂草和病虫害少,苗木对造林地的不良条件适应能力强,造林成活串商。但有经营分散,交通不变,退干旱无水源淄沥等不利方面。
六、苗圃病虫害害防治措施1.白纹羽病:该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先侵入苗木根部的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在腐朽苗木的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果树及针、阔叶树种。
2.根腐病:危害苗木的根腐病有两种类型:即细菌性根腐病和圆斑根腐病。前者为细菌性病害。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小于豆粒状的肿瘤,受害苗木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脱落。后者由真菌危害所致,主要由镰刀菌侵染所致,这种病菌潜伏在土壤中,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部接触后被侵染,受害苗木地上部分症状表现有萎蔫型、青干型、叶缘焦枯型、枝枯型等。造成枝条干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3.白绢病: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多汁液,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有酸味,地上部分枯死。
4.根朽病:该病由担子类真菌侵染引起,针、阔叶树种及其幼林,成熟林都会被侵染。主要症状是感病后苗木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早落或叶形变小,枝叶稀疏,枝条枯萎死亡等;针叶树种在根茎部位发生流脂现象。在苗木受害的病根皮层内,病根表面及土壤内,有黑褐色的根状菌索。在苗床表土延伸,接触到其他苗木根部时,沿根部表面扩展,使主根及侧根染病,使苗木枯萎死亡。
七、苗圃最主要的病害红叶石楠生长健壮,对病虫抗性较强,发现有毁灭性的病虫害,但如果管理不善或苗圃环境不良,可能发生病虫害,其主要种类和防治方法是:
叶斑病:病斑中心褐色,主要发生在叶片上,随着病斑的逐步扩大,能导致叶片萎缩干枯;该病偶尔也发生在叶柄、嫩枝上。防治方法:发现叶片上出现褐色的小斑点时,及时用立菌杀800倍液或50%多菌灵300~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300~400倍液喷洒治疗,严重时每3天喷洒1次,连续2~3次可治愈。
炭疽病:在扦插期易感染此病,需进行周期性的防治。其症状是:发病时,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或者在叶片的边缘出现黄斑,导致叶片逐渐枯黄脱落,严重时,整株会干枯死亡。防治方法:发病时,用立菌杀800倍液,或用炭疽福美、代森锰锌、百菌清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灰霉病:该病在我区一般发生较轻,一般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预防,若发生严重时,可用5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防治。 根腐病:当植株发生根腐病时,最初表现为叶发黄,之后萎缩干枯,主要是根系腐烂所致,防治方法:采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灌根和喷洒治疗,一周内喷洒、灌根各1次,连续2次,可治疗该病。 茎腐病:茎腐病也是苗期易感病害,原因是茎部缩水干枯,阻止了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导致叶片干枯。防治方法: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进行治疗,每隔3天喷洒1次,连续3~4次。 粉虱类:粉虱类主要以成虫和幼虫聚集叶背面进行吸食危害,严重时叶片失绿,直至干枯,并能诱发煤污病。防治方法:害虫发生时,可喷洒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
蚜虫:蚜虫以成虫和幼虫聚集于幼嫩枝叶处吸食植株汁液,使叶片及嫩尖卷曲枯萎,花蕾委蔫,严重时造成全株枯萎。防治方法:用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脂800倍液或氧化乐果800倍液喷洒叶片,防效良好。另外,还有蛾类害虫发生,可用吡虫啉8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介壳虫:可用氧化乐果乳剂200倍液喷洒枝干或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