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杯怎么养?多肉仙女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23-07-02
一、腊梅带刺吗?
没有刺
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
腊梅不带刺,带刺的是玫瑰和月季。
二、腊梅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腊梅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度能达到4-5米,呈现丛生状态。叶片对生,形状为椭圆状卵形,先端部分有点尖。花朵单生在一年生的枝条上,花朵颜色为黄色,带有蜡质,气味比较浓郁,带有芳香。
外形
腊梅花属于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一般它的树形是很好看的,花朵有很多,枝条是开展着生长的,而且比较粗壮一些。
叶子:腊梅花的叶子一般是比较密集的,它是对生的,形状是长椭圆形的,叶子的表面是绿色的而且很粗糙,背面是灰色的,比较光滑。
花瓣:腊梅花的花朵是单生在枝条的两侧的,表面有一定的光泽,形状是比较小的,它的鳞片是黄褐色的,形状是三角形。
特点和作用
颜色:腊梅花的叶子是绿色的,它的花朵一般是红色、粉色、白色或者是淡绿色的,它的根茎一般是灰褐色的。
气味:腊梅花是有淡淡的花香的,一般味道没有毒,它的花香是比较浓郁的。
作用:
腊梅花的观赏价值是很高的,而且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一般可以降低血糖,也可以健脾开胃和醒脑明目等。
提起腊梅,你也许会想到梅花。其实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植物,人们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梅花是蔷薇科家族的成员,和桃、杏、李、樱是同胞姐妹。腊梅属于腊梅科腊梅属。腊梅科这个家族并不繁盛,全世界有7名成员(我国占4种)。腊梅花单生于枝头,是杯状的,外轮蜡黄,中轮带紫色条纹,开放时节,晶莹透明,清香扑鼻。看起来倒真像是蜡做的一般。但实际上叫它腊梅,是因为在腊月开花的缘故。
有一种夏季开花的腊梅,人们叫它夏腊梅。和平常说的腊梅同科而不同属。这也是一种落叶灌木。夏初时,在枝头绽开中间白色、边缘淡紫色的美丽花朵,散发着淡淡幽香,使人百看不厌。
腊梅除常植于庭园作观赏外,它的花可浸提芳香油,并有解暑生津、顺气止渴、解毒生肌的功效。根、茎也可入药,有镇咳止喘的功效。
腊梅原产于我国中部一带。河南省的鄢陵县,自古腊梅闻名,有“鄢陵腊梅冠天下”的称誉。湖北西北部是腊梅的中心产区,保康县又是最集中的地方,最大的一株生长在过渡弯乡的刺滩沟,高12米,胸径近半米,有1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有确切记载的最大的一株腊梅古树。北京西山卧佛寺四大天王殿前生长着一丛腊梅,是我国最古的腊梅,已有1300多岁高龄。它只有四五米高,没有主干,而是数十根萌生的枝条,从地下伸出,簇拥在一起,形成一丛交错叠翠、蓊郁纷繁的景观。每年春节刚过,那生机勃勃的枝头开始缀满鹅黄色的腊球,不久便绽放出黄色的花瓣,散发出阵阵幽香,给隆冬的古寺带来早春的气息。
三、腊梅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腊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腊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腊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腊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腊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腊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腊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落叶灌木,高可达4-5米。常丛生。叶对生,近革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冬末先叶开花,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叶腋,有短柄及杯状花托,花被多片呈螺旋状排列,黄色,带腊质,花期12-1月,有浓芳香。瘦果多数,6-7月成熟。 原产我国中部,现各地都有栽培。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腊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腊,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 腊梅的花经加工是名贵药材,有解毒生津之效。
腊梅别名:黄梅、黄梅花、腊木、香梅。腊梅为腊梅科,
腊梅
腊梅属,落叶灌木。株高2~4米。茎直立,呈黄褐色。叶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5~15厘米,宽2~7厘米,近革质,先端渐尖。花先叶开放,直径1.2~2厘米,具芳香;花被多片,蜡黄色,基部有紫晕;花托在成熟后半木质化,呈蒴果状,宿存。聚合瘦果,自然花期自头年11月至翌年2月。果熟期3~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