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营养价值/大柿子和小柿子的营养价值
2023-07-02
一、专家说说黄杨小盆景如何养
(一)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黄杨宜置于半荫处,夏季尤须注意庇荫。冬季除严寒地区,一般可在室外越冬,将盆埋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即可,但经霜后叶色往往发红。浇水:黄杨性喜湿润,盆土宜微偏湿,但也不宜积水。夏季高温时除庇荫外,还需早晚浇水。
施肥:黄杨生长缓慢,对肥料要求不严。一般在春季施肥1~2次,秋季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即可。
修剪:黄杨萌发较快,宜经常进行修剪。一般每次发新梢后,将先端1~2节剪去,防止徒长,以保持树形的美观。黄杨结果后,宜及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影响长势。
翻盆:每隔2~3年进行一次,时间宜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新梢老熟后。翻盆时宜去除部分旧根,并去掉1B2旧土,换上较大一号盆,以利根系的发育。
病虫害防治:黄杨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有介壳虫,能引起煤污病及落叶现象,务必用人工刷除干净,也可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之。平时最好经常在叶面上喷水,冲洗灰尘,使生长良好。
(二)观赏
黄杨枝干灰白光洁,叶小如豆瓣,质厚而光亮,四季翠绿,终年均可观赏。经剪扎成云片式,平薄如削;或点缀山石,更为自然入妙。当春芽初放叶时,满树嫩绿,观赏效果最佳。元代华幼武咏《黄杨》诗:咫尺黄杨树,婆娑枝千重。叶深圃翡翠,据古踞虬龙。老历风霜久,时沾雨露浓。未应逢闰厄,坚质比寒松。描绘了黄杨的美姿。
二、冬天黄杨怎么养护
放置场所:黄杨宜置于半荫处,夏季尤须注意庇荫。冬季除严寒地区,一般可在室外越冬,将盆埋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即可,但经霜后叶色往往发红。浇水:黄杨性喜湿润,盆土宜微偏湿,但也不宜积水。夏季高温时除庇荫外,还需早晚浇水。
施肥:黄杨生长缓慢,对肥料要求不严。一般在春季施肥1~2次,秋季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即可。
修剪:黄杨萌发较快,宜经常进行修剪。一般每次发新梢后,将先端1~2节剪去,防止徒长,以保持树形的美观。黄杨结果后,宜及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影响长势。
翻盆:每隔2~3年进行一次,时间宜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新梢老熟后。翻盆时宜去除部分旧根,并去掉1B2旧土,换上较大一号盆,以利根系的发育。
病虫害防治:黄杨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有介壳虫,能引起煤污病及落叶现象,务必用人工刷除干净,也可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之。平时最好经常在叶面上喷水,冲洗灰尘,使生长良好。
三、怎么小叶黄杨多发枝头
黄杨可以经常摘心的,嫩枝摘心后很快就会长出分叉枝来,等长六七公分后可以二次摘心,在生长季节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多分枝。
四、黄杨盆景的养护
浇水:黄杨喜湿润,盆景需经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积水。夏季高温期,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
施肥:在生长期5~8月,施2~3欢腐熟稀薄的饼肥水即可,冬季施1次基肥,用沤熟厩肥或干饼肥屑均可。
修剪:生长期随时剪去徒长枝、重叠枝及影响树形的多余枝条。黄杨萌发较快,一般在发新梢后,将先端1~2节剪去,可防止徒长。黄杨结果后,要及时摘去,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树势生长。
翻盆:一般2~3年进行一次,时间以春季萌发前为好。结合翻盆剪去部分老根及过长过密根系,换去1/2旧土,塞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以利根系发育。
病虫害防治:黄杨主要虫害有介壳虫和黄杨尺螃,介壳虫可用人工刷洗杀之,或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黄杨尺嫂用80%敌百虫可狙性粉剂喷杀,或用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喷杀。主要病有煤污病,会引起落叶现象,防治关键是清除介壳虫,并经常喷叶面水,冲洗灰尘,使之生长良好。
五、小叶黄杨的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
1、扦插时间
于4月中旬和6月下旬随剪条随扦插。
2、扦插方法
扦插深度为3~4cm,扦插密度为278株/m2。插前罐足底水,插后浇封闭水.然后在畦面上做成拱棚.用塑料薄膜覆盖,每隔7天浇1次透水,温度保持在20~30℃,温度过高要用草帘遮荫,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
播种繁殖
小叶黄杨喜光,在阳光充足和半阴环境下均能正常生长,选择四周开阔、阳光充足、水肥土壤条件良好的地段种植。除去杂草和砾石,施入腐熟基肥,地耙平,深翻,确保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0%。
种子采集时间是育苗出苗率的关键,采集过早种子成熟度差,出苗率低;采集过晚种子又因自然脱落而白白浪费。只有掌握最佳采种时间,才能获得最佳种源。调查发现各地因气候不同采种时间也应不同,丹东地区最佳采种时间在7月25日至8月5日之间。
种子采集后放在烈日下曝晒会降低含水量,导致出苗率低。采集后要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堆放,种果堆放不能超过1厘米。待放到种子开裂后,去除种皮杂质,把种子装入袋中,放在阴凉处备用。
育苗地以砂质土为好,播种前要做80厘米宽、15~20厘米厚土床,长度视种量多少而定。土壤要用0.1%辛硫磷或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
9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种子要用清水浸泡30小时,水量应以浸过种子为宜。在床面上条状开沟,深度3厘米,播前先把种子按对应苗床分成若干份,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并轻踩1遍土格子,然后覆土1厘米,用木板把床面刮平,再用稻草把苗床覆盖,稻草应对放,厚度30厘米。用喷壶浇1次透水,以后每周往稻草上浇2~3次透水,浇到10月中旬种子生根为止。
4月份为尽快提高地温,应分2次进行撤草。随着苗木的生长,杂草也会伴生,要及时除草。发生病虫害应及时防治。由于小叶黄杨播种时密度较大,苗木在越冬时必须起出进行假植,9月中下旬进苗,并按大小进行分类,每捆50~100株假植,10月中旬进行覆土,以不露叶为宜。第2年春季4月份起出移植。 浇水
4~6月,由于小叶黄杨苗木为萌动至开花期,生长量较大,应及时补充水分。6~9月,由于本地区温度高且干旱,要满足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尽量多叶面喷雾,且不积水。10~11月,苗木生长趋缓,应适当控水,并于11月底浇冬水,来年3月中旬浇返青水。
追肥
结合浇水,增施磷酸二铵45kg·hm-2,尿素30·hm-2,分次施肥。尿素应在7月后停止,防止苗木徒长,冬季来临时,苗木来不及木质化,容易遭受冻害。
除草
全年共除草4~5次,把圃地杂草除净为原则,除草应不伤苗木根部,除草较深,可提高地温,有利于加快小叶黄杨苗木的生长。
修剪
小叶黄杨都属于极耐修剪灌木,修剪后枝条易抽生,根据景观需要可多次修剪,维持一定造型。
越冬管理
由于有些地区冬天寒冷,昼夜温差大,对于2年生的小叶黄杨要做好越冬前的防护措施,如入冬前用竹竿搭架盖无纺布,将无纺布底部四周压实等。 盆景取材
一是采用播种或扦插繁殖,但培育时间长,且很难得到盘根露爪、苍劲古奇的好素材。
二是挖取老桩。老桩挖取以夏季为好,春秋次之,冬季最差。采挖后的桩坯可用塑料袋包裹根部保湿。栽种时要去除下行的主根,剪去大部叶片,以防失水,确保成活。可先露地养坯,亦可直接上盆,但须培养两年以上,方可造型制作。
用盆选择
可选用宜兴紫砂盆或浅色釉陶盆。盆的形状、大小可根据桩体大小、造型形式而定。原则上悬崖式宜用方形或圆形的千筒盆,斜干式、曲干式、丛林式等,宜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的盆。
盆栽用土
小叶黄杨喜肥沃的沙质壤土,盆栽用土以肥沃疏松、通气透水性好的沙壤土为佳,亦可用炉渣40%、腐质土或菜园土40%、河沙20%混合配制。
上盆时间
以春夏之间最好。栽种时应剪去过长、过密的根,可结合造型的需要,对根部进行修正,使根系在盆中自然舒展。栽植的深度不宜过深,覆土透水后,将其置于半阴处,保持盆土湿润,勤向叶面喷水,30天左右待植株生长后,即可转入正常养护。
造型制作
应依据植株的基本树相,顺其自然之势,进行艺术造型。造型手法可剪、可扎,但攀扎以夏、秋最好,此时枝条较柔韧,易弯曲;修剪宜春季进行。小叶黄杨萌发力虽强,但“无叶则不发”,因此无论是造型还是日常修剪,对不到位的枝干可采用“逐段留叶,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步下行发芽到位,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