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天柳

  植物号 2023-07-06

钻天柳

钻天柳(学名:Chosenia arbutifolia (Pall.) A. Skv)为杨柳科的单种属植物,由柳属内分出,其雄花序下垂,雌、雄花都无腺体,与杨属相似,是介于杨属与柳属之间的过渡类型,对研究杨柳科系统发育有科学价值。钻天柳生长速度快,树形优美,可做绿化树种,具有很强的生态效益,多生于河岸和溪流旁,是最佳的护岸树种。
  • 中文学名钻天柳
  • 拉丁文名Chosenia arbutifolia (Pall.) A. Skv
  • 别名朝鲜柳、顺河柳(黑龙江),红毛柳(小兴安岭),红梢柳(桓仁)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杨柳目
  • 杨柳科
  • 钻天柳属
  • 钻天柳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生长环境
  3. 产地分布
  4. 栽培技术
  5. 使用价值
  6. 种群现状

形态特征

钻天柳是落叶乔木,高可达20-30米,胸径达0.5-1米,树干较直,高大,老干黑褐色,粗糙深纵裂。小主枝干梢被明显白粉,枝条秋季开始逐渐变为枣红或粉红色,春季树液流动后,枝条又逐渐变为绿色,因而日本称之为化妆柳。树冠圆柱形或近椭圆形;树皮褐灰色。小枝无毛,黄色带红色或紫红色,有白粉。芽扁卵圆形,长2-5毫米,有光泽,有一枚鳞片。a5g植物号

叶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8厘米,宽1.5-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上面灰绿色,下面苍白色,叶面看似有一层白粉而非白粉,明亮,新叶粉红或绿白色,边缘稍有锯齿或近全缘;叶柄长5-7毫米;无托叶。a5g植物号

花序先叶开放;雄花序开放时下垂,长1-(3)厘米,轴无毛,雄蕊5,短于苞片,着生于苞片基部,花药球形,黄色;苞片倒卵形,不脱落,外面无毛,边缘有长缘毛,无腺体;雌花序直立或斜展,长1-2.5厘米,轴无毛;子房近卵状长圆形,有短柄,无毛,花柱2,明显,每花柱具有2裂的柱头,脱落性;苞片倒卵状椭圆形,外面无毛,边缘有长毛,脱落。由于雌雄异株,在种群个体少或仅有雌株或雄株的情况下,结实率不高或不结实。种子的发芽率高,胚根生长很快。花期5月,果期6--7月。a5g植物号

主根发达明显,深根性,3米高的幼树其主根长可达5米余,侧根不发达,细根亦少。木材边材黄白色,与心材区别明显;心材浅栗褐色,有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生长轮略明显;散孔材;宽度略均匀。管孔数多;略小,在放大镜下明显;邻近生长轮界处,管孔较小,较少,通常散生;侵填体未见。薄壁组织不见。木射线中至略密;极细至甚细,在放大镜下略见,比管孔小;肉眼下径切面上射线斑纹通常不见。无波痕,无胞间道。a5g植物号

生长环境

钻天柳喜光,抗寒,自然群落在沙砾土壤上生长良好,喜湿润壤土,主要生长在河岸边,山区较少,不耐干旱。生于林区河流两岸排水良好的碎石沙土上,布于溪旁林中。海拔300-950米。a5g植物号

分布区位于寒温带针叶林区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最冷月平均温-10---38℃,稀达-45℃,最热月平均温在15--20℃以上,冬夏温差甚大,年降水量360--1000毫米,无霜期90--150天,生长期较短。土壤为中性沙石土。仅生于空气湿润、排水良好的河岸和溪流旁分。a5g植物号

钻天柳的天然更新能力非常弱,因为钻天柳生活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河流两岸。钻天柳的根系特别发达,是地上部分的3-5倍以上,极具吸水性,有很强的固沙、固土能力。在人工培植中一旦碰伤了它的一点根系,就会死亡。a5g植物号

产地分布

产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坡)、黑龙江、吉林、辽宁。分布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a5g植物号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a5g植物号

一般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插条不易成活,但有一定技术难度。在树液流动前移栽成活率高。a5g植物号

病虫防治a5g植物号

钻天柳很少有病虫害发生,易于管理。偶尔发生烂皮病,可用2度的石硫合剂或等量式波尔多液喷干或涂干。要防根癌病,小苗定植前可用1%硫酸铜液浸根5分钟,也可在生长期以等量式或半量式波尔多液每株灌根500克。若受黑天牛为害,可用1000倍乐果喷雾。a5g植物号

使用价值

钻天柳木材质软,边材白色,心材淡红色,供建筑,制作家具,造纸等用,主要产品有纸浆,木丝,人造丝、纤维板,刨花板,火柴杆盒,牙签等,包装材料,一般家具等。钻天柳木材纹理直;结构甚细,均匀;甚轻至轻;甚软;干缩小;强度甚低;冲击韧性中。木材干燥容易;不耐腐,容易进行防腐剂浸注处理;加工性能良好。a5g植物号

钻天柳树冠优美,可驯化作为观赏树种。钻天柳树姿优美,枝条紧密,秋季落叶后色彩鲜红,煞是壮观,是三北地区惟一枝条为红色的观枝大乔木,可作为优良的观赏和绿化树种,用于城市绿化、森林公园、庭院绿化,孤植、群植皆宜。a5g植物号

在1998年的特大水灾中,黑龙江省龙江县境内河流两岸有20年生的天然钻天柳林,大水过后,河岸没有任何破损,而没有护岸林庇护的裸岸处,出现了河床改道,塌方现象。a5g植物号

种群现状

钻天柳产于中国东北、朝鲜和蒙古,已近灭绝,属珍贵稀有濒危树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a5g植物号

破坏状况a5g植物号

伊春市20世纪70年代在河边随处可以见到钻天柳,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没有认识到钻天柳的真正价值,将钻天柳砍伐下来做菜墩做烧柴,严重破坏了钻天柳的生态环境。伊春市仅存百余株的钻天柳分布在朗乡、嘉荫、带岭、伊春,濒临灭绝。a5g植物号

保护措施a5g植物号

为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树种,1999年,伊春市林科院组成了专家小组,对钻天柳进行采种育林工作的研究。由于钻天柳天然母林被大量砍伐破坏,给专家组的选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寻找到优良的树种,专家组成员踏遍了5个林业局,才在朗乡林业局寻找到了一棵胸径达50厘米的钻天柳母树。专家们通过6年的观察和取种研究,人工繁育技术取得成功并实现了两个技术上的突破,为人工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a5g植物号

保护好产地溪流沿岸的森林环境,禁止向林地溪流中排放工业废水和减少采伐;在辽宁和吉林南部植株稀少地区禁止砍伐。同时对本种的驯化、繁殖栽培开展研究。a5g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