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堇菜

  植物号 2023-07-06

东北堇菜

东北堇菜,中药名。为堇菜科植物东北堇菜Viola mandshurica W.Bckr.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台湾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功效。常用于痈疽疔毒,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乳痈,黄疸,各种脓肿,淋巴结核,泄泻,痢疾。
  • 中文学名东北堇菜
  • 别名堇堇菜、紫花地丁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侧膜胎座目
  • 堇菜科
  • 堇菜属
  • 东北堇菜
  •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台湾等地
目录
  1. 入药部位
  2. 性味
  3. 归经
  4. 功效
  5. 主治
  6. 相关配伍
  7. 用法用量
  8. 采集加工
  9. 形态特征
  10. 生长环境
  11. 性状鉴别
  12. 相关论述

入药部位

全草。7YW植物号

性味

味苦,性寒。7YW植物号

归经

归肝经。7YW植物号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7YW植物号

主治

痈疽疔毒,目赤肿痛,咽喉肿痛,乳痈,黄疸,各种脓肿,淋巴结核,泄泻,痢疾。7YW植物号

相关配伍

1、治化脓性感染:①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各15g,水煎服;药渣外敷。②鲜紫花地丁、鲜野菊花各60g。共捣汁分2次服;药渣敷患处。③鲜紫花地丁、鲜芙蓉花各等量,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同时用鲜紫花地丁60-9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7YW植物号

2、治眼结膜炎、咽炎:鲜紫花地丁60-9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7YW植物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7YW植物号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7YW植物号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6-18cm。根茎短,垂直,节密生,常自一处发出数条较粗壮的褐色长根;根通常平滑,向下斜伸或有时稍横生。基生叶少数至多数;叶片长圆形,舌形、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0.5-1.5cm,花期后叶片渐增大,呈长三角形,椭圆状披针形,长可达10余厘米,宽达5cm,先端钝或圆,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下延于叶柄,边缘疏生波状浅圆齿,有时下部近全缘;叶柄较长,长2.5-8cm,上部具狭翅,花期后翅明显增宽;托叶膜质,下部者鳞片状,褐色,上部者淡褐色、淡紫色或苍白色,约2/3以上与叶柄合生,线状披针形,边缘疏生细齿或近全缘。花较大,紫堇色或淡紫色;花梗细长,常超出于叶;萼片5,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有宽而短的附属物;花瓣5,距粗管状,向上弯或直;雄蕊的药隔先端有附属物;子房卵球形,花柱棍棒状,柱头上短喙先端具柱头孔。蒴果长圆形,长1-1.5cm,无毛,先端尖。种子卵球形,淡红棕色。花、果期4月至9月。7YW植物号

生长环境

生于草地、草坡、灌丛、林缘、疏林下、田野荒地及河岸沙地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台湾等地。7YW植物号

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根细长,深褐色或灰白色。基生叶卵状披针形或条形,顶端钝圆,边缘波状,基部下延至叶柄。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苦。7YW植物号

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痈疖,丹毒,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黄疸型肝炎,肠炎,毒蛇咬伤。”7YW植物号

2、《台湾药用植物志》:“根为催眠药。治香港脚,以叶揉盐后涂患处;治肿毒,以叶捣敷患处。紫花地丁根为催吐、泻下药。”7YW植物号

7YW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