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铁角蕨

  植物号 2023-07-06

云南铁角蕨

云南铁角蕨,中药名。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云南铁角蕨Asplenium yunnanense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青海、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烧,小儿惊风,乳腺炎,乳汁不通,尿路感染。
  • 中文学名云南铁角蕨
  • 拉丁文名Asplenium yunnanense Franch.
  • 别名小凤尾草、凤尾猪鬃草
  • 蕨类植物门
  • 蕨纲
  • 真蕨目
  • 铁角蕨科
  • 铁角蕨属
  • 云南铁角蕨
  • 分布区域西南及青海、西藏等地
目录
  1. 入药部位
  2. 性味
  3. 归经
  4. 功效
  5. 主治
  6. 相关配伍
  7. 用法用量
  8. 采集加工
  9. 形态特征
  10. 生长环境
  11. 相关论述

入药部位

全草。IM3植物号

性味

味苦,性寒。IM3植物号

归经

归肝、膀胱经。IM3植物号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通乳。IM3植物号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烧,小儿惊风,乳腺炎,乳汁不通,尿路感染。IM3植物号

相关配伍

1、乳腺炎:云南铁角蕨6g,蒲公英15g,瓜子金9g。煎服。IM3植物号

2、治骨折:云南铁角蕨3g,贝母兰90g。捣敷。(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IM3植物号

用法用量

6-30g,外用:适量,捣敷。IM3植物号

采集加工

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切段。IM3植物号

形态特征

植株高5-20cm。根状茎直立,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2-4mm,膜质,黑褐色,有虹色光泽,边缘流苏状。叶密集簇生;叶柄纤细,长1-5cm,粗约0.5mm,红棕色或栗褐色,有光泽,上面有浅纵沟,疏被黑褐色纤维状小鳞片;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5cm,中部宽0.8-2.5cm,两端渐狭,先端为深羽裂,或往往延伸成鞭状,着地生根,向下为一回羽状至二回羽状;羽片10-20对,下部的对生,向上互生,平展,无柄(但基部不与叶轴合生)或有极短柄,下部的向基部逐渐远离并缩小,渐变为扇形或耳形,中部羽片较大,相距3-8mm,彼此疏离,间隔宽超过羽片,椭圆形,长(2-)10-15mm,宽2-7mm,圆头或钝头,顶端缺刻内往往有1个芽胞,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而与叶轴近平行,不覆盖叶轴,下侧楔形,边缘深羽裂几达主脉;裂片2-4对,斜展,较疏离,线形或舌形,钝头并有2-3个齿牙,两侧全缘,各裂片几同大或基部上侧一片较大。叶脉上面略隆起,下面仅可见,侧脉二叉,基部上侧裂片的往往为三叉,纤细,斜展,不达叶边。叶草质,干后草绿色,无毛;叶轴淡禾秆色,或下部(有时仅下面)与叶柄同色,略有光泽,有少数黑褐色纤维状小鳞片,上面有狭纵沟,纵沟两侧边缘稍带草绿色。孢子囊群近椭圆形,长约1mm,棕色,斜展,生于小脉中部或下部,自主脉向外行,不达叶边,每裂片通常有1枚,基部上侧裂片有1-2枚,成熟后常满布于羽片下面;囊群盖近椭圆形,灰绿色,后变灰棕色,膜质,全缘,开向主脉,少数生于小脉下侧的开向叶边。IM3植物号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300m左右的岩石上。分布于西南及青海、西藏等地。IM3植物号

相关论述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膀胱炎,血尿,乳腺炎,乳汁不通,乳糜烂,睾丸炎。”IM3植物号

IM3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