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耧斗菜

  植物号 2023-07-06

秦岭耧斗菜

秦岭耧斗菜,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秦岭耧斗菜Aquilegia incurvata Hsiao的根。分布于陕西、四川。具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血瘀疼痛。
  • 中文学名秦岭耧斗菜
  • 别名灯笼草、银扁担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毛茛目
  • 毛茛科
  • 耧斗菜属
  • 秦岭耧斗菜
  • 分布区域陕西、四川
目录
  1. 入药部位
  2. 性味
  3. 归经
  4. 功效
  5. 主治
  6. 用法用量
  7. 使用注意
  8. 炮制
  9. 形态特征
  10. 生长环境
  11. 药材性状
  12. 相关论述

入药部位

根。mv1植物号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mv1植物号

归经

归肝经。mv1植物号

功效

活血祛瘀,止痛。mv1植物号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血瘀疼痛。mv1植物号

用法用量

煎服,3-6g;或浸酒服。mv1植物号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mv1植物号

炮制

采集加工mv1植物号

夏季采挖,除去须根、茎叶,洗净晒干。mv1植物号

炮制方法mv1植物号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mv1植物号

形态特征

秦岭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茎直立,疏被白色短柔毛。基生叶为2回3出复叶,叶柄长4-10cm;中央小叶菱状倒卵形,长1.2-3cm,宽1.1-2.4cm,先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楔形,3裂,中央裂片有3圆齿,侧生小叶斜倒卵形,比中央小叶稍小,常2裂,无毛或基部有疏柔毛,无柄。单歧聚伞花序,2-5朵花;苞片3裂;花梗长6-10cm,上部有2钻形小苞片;两性花,辐射对称;萼片5,花瓣状,紫色,椭圆形或卵形,长1.4-1.8cm,先端急尖,无毛;花瓣5;紫色,瓣片长方形,长7-8mm,距长1.2-1.5cm,末端向内弯曲;雄蕊多数,长5-9mm,花药长约1mm;退化雄蕊披针形,有柔毛和腺毛;子房上位,有毛,花柱长5-6mm。蓇葖果长1.4-1.5cm,无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mv1植物号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坡草地或沟边。分布于陕西、四川。mv1植物号

药材性状

干燥根呈纺锤形,长6-12cm,直径1-2cm。表面深褐色,有皱纹及须根痕,先端有茎基残存。质硬,断面灰白色。气微,味辛微苦。mv1植物号

以根条粗壮、无须根、断面白色者为佳。mv1植物号

相关论述

本品入药首见于《陕西中草药》,云:“有小毒。”可“祛瘀生新,镇痛,祛风。”为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之药。mv1植物号

mv1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