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狼毒

  植物号 2023-07-07

土瓜狼毒

土瓜狼毒,中药名。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土瓜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Hemilt. ex D. Don的根。植物土瓜狼毒,分布于我国四川、贵州(普定)、云南等地,印度(北部)、泰国(北部)、巴基斯坦和喜马拉雅地区也有。具有利水,通便,行气,散瘀,杀虫,解毒之功效。主治水肿,便秘,食积。,胃痛,跌打损伤,骨折,疥癣廯,疮毒。
  • 中文学名土瓜狼毒
  • 拉丁文名Euphorbia prolifera Hemilt. ex D. Don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大戟目
  • 大戟科
  • 大戟属
  • 土瓜狼毒
  • 分布区域我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印度、泰国、巴基斯坦和喜马拉雅地区
目录
  1. 别名
  2. 入药部位
  3. 性味
  4. 归经
  5. 功效
  6. 主治
  7. 相关配伍
  8. 用法用量
  9. 使用注意
  10. 炮制
  11. 鉴别
  12. 形态特性
  13. 生长环境
  14. 相关论述

别名

鸡肠狼毒、隔山龙、顺水石《滇南本草》,大萝卜《云南中草药选》,一把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细狗闹花《全国中草药汇编》。qgA植物号

入药部位

植物土瓜狼毒的根。qgA植物号

性味

味苦、辛,性温。qgA植物号

归经

入肝、胃、膀胱经。qgA植物号

功效

利水,通便,行气,散瘀,杀虫,解毒。qgA植物号

主治

水肿,便秘,食积。,胃痛,跌打损伤,骨折,疥癣廯,疮毒。qgA植物号

相关配伍

1、治腹水,食积,小狼毒根0.3~0.9g。研末,内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qgA植物号

2、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毒,土瓜狼毒干粉调敷或撤撒敷患部,用量不拘。(《云南中草药选》)qgA植物号

3、治便秘,用鸡肠狼毒生品研末,0.3g,开水送服。(《云南中草药》)qgA植物号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冲服,0.3~0.6g;或浸酒。qgA植物号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熬膏敷。qgA植物号

使用注意

本品有大毒,药性峻猛,内服应严格掌握用量。体虚者禁服。qgA植物号

炮制

采集加工qgA植物号

夏秋季采挖,晒干。qgA植物号

炮制原理qgA植物号

取根洗净,放人入火灰中煨熟,取出,用淘米水浸泡2d,再蒸1h,切片,晒干。qgA植物号

鉴别

一、药材性状:本品呈长棒形。弯曲或扭曲,长5~15㎝,直径0.7~1.5㎝。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质轻,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粉末则呛鼻。味微苦,有持久刺激性。qgA植物号

二、饮片性状:与药材性状相同。qgA植物号

形态特性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根圆柱状,长10~20厘米,直径5~20毫米,少分枝或不分枝。茎基部极多分枝(有时具不育枝),向上直立或斜展,高20~30厘米,直径约3毫米,偶更粗。叶互生,线状长圆形,长2~4厘米,宽3~5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渐狭或近平截;侧脉多发自叶基,不明显;无叶柄;总苞叶4~6枚,卵状长圆形至阔卵状长圆形,长1.5~2.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圆或尖,基部渐狭,无柄;苞叶2枚,卵形,长1~1.5厘米,宽8~10毫米,先端尖或圆,基部圆或近平截。花序单生于二歧分枝顶端,基部无柄;总苞阔钟状,高约3.5毫米,直径3~5(7)毫米,先端5裂,裂片啮状或呈三角状,边缘及内侧具微柔毛;腺体4,偶为5~8,近于月牙形,但中部不明显凹陷,先端具两个不明显的角,褐色。雄花多数,略超过总苞边缘;雌花1枚,子房柄长达5毫米;子房光滑无毛;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头微2裂。蒴果卵球状,长约4.5毫米,直径4.5~5.5毫米,光滑无毛;果柄长达8毫米。种子卵球状,长2.5~3.0毫米,直径2.0~2.5毫米,黄褐色,平滑且具斑状纹饰;种阜小,乳黄色,易脱落。花果期4~8月。qgA植物号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2300米的沟边、草坡或松林下。qgA植物号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推胃中年久积滞,下气。治胃气疼痛,食积结滞,消水肿,破血积,打虫积,打痰毒。”qgA植物号

2、《云南中草药选》:“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疮毒,土瓜狼毒研粉调敷。”qgA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