穇穗莎草

  植物号 2023-07-07

穇穗莎草

穇穗莎草(学名:Cyperus eleusinoides Kunth)根状茎短,具根出苗。叶短于秆,革质,平张,边缘粗糙;叶鞘长,呈棕色。穗状花序长圆形或圆筒形,具极多数小穗;小穗多列,排列紧密,线状长圆形。小坚果倒卵形,三稜形,深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9-12月。产于广西等省区。多生长于山谷湿地或疏林下潮湿处。 
  • 中文学名穇穗莎草
  • 拉丁文名Cyperus eleusinoides Kunth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莎草目
  • 莎草科
  • 亚科藨草亚科
  • 莎草族
  • 莎草属
  • 亚属莎草亚属
  • 穇穗莎草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生长环境
  3. 分布范围
  4.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具根出苗。秆粗壮,高达1米,三稜形,平滑,基部稍膨大呈块茎状。叶短于秆,宽6-12毫米,革质,平张,边缘粗糙;叶鞘长,呈棕色。叶状苞片6枚,下面的2-3枚苞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繖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具6-12个第一次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8厘米,每个第一次辐射枝具3-6个第二次辐射枝,长短不等,通常较短,最长达4厘米;穗状花序长圆形或圆筒形,长1-3厘米,宽4-10毫米,具极多数小穗;小穗多列,排列紧密,线状长圆形,长4-8毫米,宽约2毫米,具6-12朵花;小穗轴黑褐色,具白色透明的翅,翅早脱落;鳞片排列疏松,膜质,卵状椭圆形,顶端具短尖,长约2毫米,背面具龙骨状突起,绿色,两侧苍白色具棕色斑纹或为褐色,上端具白色透明的边,脉5-7条;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紫红色,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短,柱头3,亦较短。小坚果倒卵形,三稜形,长约为鳞片的2/3,深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9-12月。78g植物号

(注:穇穗莎草图册资料来源)78g植物号

生长环境

多生长于山谷湿地或疏林下潮湿处。78g植物号

分布范围

产于广西等省区,根据文献记载,广东、福建、台湾、云南等省亦有分市。78g植物号

主要价值

【别名】:三角草78g植物号

【归经】:心、肝二经78g植物号

【功效】:活血止血78g植物号

【主治】:血热出血兼有瘀滞者。78g植物号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78g植物号

【性味】:味苦;性凉78g植物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78g植物号

【出处】:《中华本草》78g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