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又称德氏贝母、阿皮卡,是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植株长17-35厘米,叶3-5枚,花单朵,浅黄色,红褐色斑点或小方格,花期6-7月,果期8-9月。梭砂贝母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和西藏,生于海拔3800-4700米的沙石地或流沙岩石的缝隙中。梭砂贝母茎为药材“炉贝”的来源,鳞茎含植物碱贝母素丁。
- 中文学名梭砂贝母
- 拉丁文名Fritillaria delavayi
- 别名德氏贝母、阿皮卡
-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目百合目 Liliflorae
- 亚目百合亚目 Subordo Liliineae
- 科百合科 Liliaceae
- 族百合族 Lilieae
- 属贝母属 Fritillaria
- 种梭砂贝母
-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和西藏南部
目录- 形态特征
- 本种提示
- 分布范围
-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植株长17-35厘米,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2厘米。叶3-5枚(包括叶状苞片),较紧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全部散生或最上面2枚对生,狭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7厘米,宽1-3厘米,先端不卷曲。OCP植物号
花单朵,浅黄色,具红褐色斑点或小方格;花被片长3.2-4.5厘米,宽1.2-1.5厘米,内三片比外三片稍长而宽;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花丝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很短,长不及1毫米。OCP植物号
蒴果长3厘米,宽约2厘米,棱上翅很狭,宽约1毫米,宿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OCP植物号
本种提示
该物种的叶3-5枚集中于接近茎中部(或中部以上)处;靠近花的下方无苞片;宿存花被常包住蒴果等特征很容易辨认。OCP植物号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杂多、囊谦)和西藏(拉萨至亚东)。生于海拔3800-4700米的沙石地或流沙岩石的缝隙中。OCP植物号
主要价值
茎为药材“炉贝”的来源。据朱任宏(化学学报20:92.1954)的研究,鳞茎含植物碱贝母素丁(Fritiminine)。OCP植物号
delavayi fritillaria 梭砂 百合 贝母 0 赞 作者: 植物号
植物号(www.zhiwuhao.com)是个专注收集整理植物类信息的百科服务号。植物号网站精心整理汇总各类植物科普、植物物语、植物种植知识等植物类信息,旗下汇聚乔木类、腐生植物、草种籽类、草本类、种球类、地被类、花卉类、多肉植物类、水生植物类、热带植物类、花卉种籽类、竹类、灌木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藤本类、菌类等。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在线的植物百科信息搜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