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耳箬竹

  植物号 2023-07-07

半耳箬竹

半耳箬竹,约30种,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以及菲律宾等地,我国约20种,产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竿通直,可作毛笔杆或竹筷;叶片可制斗笠、船蓬等防雨用品的衬垫材料。
  • 中文学名半耳箬竹
  • 禾本科
  • 箬竹属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生长环境
  3. 分布范围
  4. 相关物种

形态特征

竿直立,高0.84-1米,基部直径3.5-8毫米;节间长(8)10-55厘米,暗绿色有白毛,节下方有一圈淡棕带红色并贴竿而生的毛环,竿壁厚1.5-2毫米;竿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高;竿每节分1枝,惟上部则有时为1-3枝,枝上举。箨鞘厚革质,绿色带紫,内缘贴竿,外缘松弛,基部具宿存木栓状隆起环,或具一圈棕色长硬毛,背部被褐色伏贴的疣基刺毛或无刺毛,有时有白色微毛;箨耳大,镰形,长3-55毫米,宽1-6毫米,绿色带紫,干时棕色,有放射状伸展的淡棕色长繸毛,其长约1厘米;箨舌高0.5-1毫米,截形,边缘有长为0.3-3毫米的流苏状繸毛或无繸毛;箨片长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直立,绿色带紫,先端渐尖,基部收缩,近圆形。叶鞘坚硬,无毛或幼时背部贴生棕色小刺毛,外缘生纤毛;叶耳镰形,边缘有棕色放射状伸展的繸毛;叶舌截形,高1-1.5毫米,背部有微毛,边缘生粗硬繸毛;叶片大型,长10-35.5厘米,宽1.5-6.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无毛或有微毛,次脉5-12对,小横脉形成长方格形,叶缘粗糙。圆锥花序形细长,长8-15.5厘米,花序轴密生白毛毡毛;小穗长1.5-3.7厘米,淡绿色或成熟时为枯草色,含4-6朵小花;小穗轴节间长6.8-7.2毫米,呈扁棒状,有纵棱,密被白色绒毛,顶端截平;颖2,先端渐尖成芒状,第一颖长3-5毫米(包括芒尖长1毫米在内),3-5脉,第二颖长6-8毫米(包括芒尖长1.2毫米在内),7-9脉;外稃长圆形兼披针形,先端有芒状小尖头,第一外稃长10-14毫米(包括芒尖长2-2.5毫米及基盘长0.2-0.5毫米在内),11-13脉;第一内稃长7-10毫米;脊上生有纤毛;花药长约5毫米;柱头2,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花期5-7月,笋期4-5月。hQk植物号

14c.半耳箬竹(变种)(植物分类学报)图版213:8-11hQk植物号

var.semifalcatusH.R.ZhaoetY.L.YanginAct.Phytotax.Sin.23(6):464.1985.hQk植物号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箨耳和叶耳均为半截的镰形。叶片下表面之中脉两侧均无成行的微毛。hQk植物号

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竹,具细长型地下茎;秆散生或复丛生,直立,节不甚隆起,具一分枝,分枝粗度与主秆相若;秆箨宿存;圆锥花序生于核顶;小穗具柄,有数至多朵小花;小穗轴具关节;颖常2片;外稃近革质,内稃具2脊,顶端常2齿裂;鳞被3片;雄蕊3,花丝分离;子房无毛,花柱2,其基部分离或稍有连合,柱头2,羽毛状。hQk植物号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杭州有栽培。hQk植物号

分布范围

产福建、广西、四川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灌县。hQk植物号

相关物种

矮箬竹hQk植物号

巴山箬竹hQk植物号

半耳箬竹hQk植物号

多毛箬竹hQk植物号

多毛箬竹(原变种)hQk植物号

峨眉箬竹hQk植物号

鄂西箬竹hQk植物号

方脉箬竹hQk植物号

光叶箬竹hQk植物号

广东箬竹hQk植物号

广东箬竹(原变种)hQk植物号

衡山箬竹hQk植物号

湖南箬竹hQk植物号

金佛山箬竹hQk植物号

锦帐竹hQk植物号

锦帐竹(原变种)hQk植物号

具耳箬竹hQk植物号

阔叶箬竹hQk植物号

毛鞘箬竹hQk植物号

美丽箬竹hQk植物号

密脉箬竹hQk植物号

髯毛箬竹hQk植物号

柔毛箬竹hQk植物号

箬叶竹hQk植物号

箬叶竹(原变种)hQk植物号

箬竹hQk植物号

箬竹属hQk植物号

胜利箬竹hQk植物号

水银竹hQk植物号

同春箬竹hQk植物号

巫溪箬竹hQk植物号

益阳箬竹hQk植物号

硬毛箬竹hQk植物号

粽巴箬竹hQk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