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刺齿复叶耳蕨
新刺齿复叶耳蕨
学名 Arachniodes neoaristata Ching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蕨纲 Filicopsida
薄囊蕨亚纲 Leptosporangiatidae
真蕨目 Eufilicales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复叶耳蕨属 Arachniodes
形态特征
植株高68厘米。叶柄长32厘米,粗3毫米,禾秆色,基部密被深棕色、披针形鳞片,向上连同叶轴疏被黑褐色、钻形小鳞片。叶片卵状三角形,长36厘米,下部宽23厘米,渐尖头,基部近截形,充分三回羽状;羽状羽片7对,互生,有柄,斜展,向上弯弓,密接,基部一对最大,近三角形,长19厘米,基部宽14厘米,尾状渐尖头,基部不对称,阔楔形,二回羽状;小羽片16对,互生,有柄,基部一对伸长,披针形,下侧的长达11厘米,基部宽3厘米,长渐尖头,基部阔楔形,羽状;末回小羽片12对,互生,中部以下的短柄,长圆披针形,下部的长2厘米,宽6毫米,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并有耳状凸起,下侧斜切,边缘浅裂,裂片具有芒刺的锯齿,向上的逐渐缩小,边缘仅有粗锯齿,向上的逐渐缩小,边缘仅有粗锯齿,具芒刺;基部上侧一片小羽片伸长超过第二对羽片的基部,长7. 5厘米,基部宽2. 2厘米,羽状;第二对羽片披针形,长16厘米,宽6厘米,基部二回羽状,基中上侧一片小羽片伸达或不伸达第三对羽片的基部。叶干后近革质,黄绿色,光滑,羽轴和小羽轴下面略被黑褐色、钻形小鳞片。孢子囊群每小羽片3-5对 (耳片2-3对) ,略靠近中脉;囊群盖深棕色,脱落。
产地分布
产特产于贵州 (遵义金顶山) 。生常绿阔叶林下,海拔1100米。
- 桂花的最佳嫁接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桂花的最-----(2025-08-14T13:30:59+08:00)
- 吊兰如何进行繁殖呢/吊兰如何繁殖后代-----(2025-08-14T13:30:59+08:00)
- 山丹花如何进行栽培呢/山丹丹花怎么种-----(2025-08-14T13:30:59+08:00)
- 鲁氏石莲花与皮氏石莲花的区别:仔细观察两者-----(2025-08-14T13:30:59+08:00)
- 奥利维亚多肉的养护方法:注意控水并给予充分-----(2025-08-14T13:30:59+08:00)
- 关于多肉植物雨滴的资料:简单介绍多肉与雨滴-----(2025-08-14T13:30:59+08:00)
- 春天多肉植物怎么养/春天多肉植物怎么养才-----(2025-08-14T13:30:59+08:00)
- 千佛手怎么施肥,详解千佛手四季施肥方法/千-----(2025-08-14T13:30:5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