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对新冠病毒有用吗?/艾草对新冠病毒有杀灭作用吗
2023-07-02
中文名:爵床
学名: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 Ness
科名:爵床科
属名:爵床属
爵床(原变种)
形态特征
草本,茎基部匍匐,通常有短硬毛,高20-50厘米。叶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1.5-3.5厘米,宽1.3-2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常被短硬毛;叶柄短,长3-5毫米,被短硬毛。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上部叶腋,长1-3厘米,宽6-12毫米;苞片1,小苞片2,均披针形,长4-5毫米,有缘毛;花萼裂片4,线形,约与苞片等长,有膜质边缘和缘毛;花冠粉红色,长7毫米,2唇形,下唇3浅裂;雄蕊2,药室不等高,下方1室有距,蒴果长约5毫米,上部具4粒种子,下部实心似柄状。种子表面有瘤状皱纹。
产地分布
产秦岭以南,东至江苏、台湾,南至广东,海拔1500米以下;西南至云南、西藏(吉隆),海拔2200-2400米。生于山坡林间草丛中,为习见野草。亚洲南部至澳大利亚广布。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治腰背痛、创伤等。本品在东汉前已载入《神农本草经》,但宋代以后很少人官药而沦为草药。
变种
1. 早田氏爵床(台湾植物志第二版,1998)(变种) 澎湖爵床(台湾植物志,1978)
草本,茎铺散或外倾,密被长硬毛。叶几无柄,多汁,卵形或近圆形,长10-16毫米,宽8-10毫米,顶端钝,基部圆或宽楔形,边全缘,两面密被长硬毛。穗状花序长约1-2厘米,具总花梗;苞片阔披针形,长4.2-5毫米,宽1.2-5毫米。顶端钝,边缘稍透明,被长纤毛,背面密被长硬毛;小苞片披针形;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堇色,长7-9毫米,宽4-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冠檐2唇形,上唇直立,三角形,下唇到卵形;花丝稀被纤毛;花柱约长5毫米,近基部被纤毛。蒴果顶端稍被微柔毛。(标本未见)
产台湾[澎湖岛(模式标本产地,见模式标本照片)、屏东鹅銮鼻]。为澎湖岛和恒春半岛海滨特有。
2. 密毛(澎湖)爵床(台湾植物志)(变种)
茎几铺散,上部上升,基部匍匐,节上生根,密被硬毛,茎上部节上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全缘,长1-1.5厘米,宽0.5-1厘米,顶端钝或略尖,基部圆或极钝,两面密被硬毛。苞片和小苞片及萼片密被硬毛。
产台湾澎湖。(据《台湾植物志》第二版,未见标本)。
3. 狭叶爵床(台湾植物志)(变种)
叶线形或稀线状披针形,长1-2.5厘米,宽4-5毫米,顶端极尖或渐尖,基部钝或稍楔形,全缘,两面被极稀疏梳柔毛。
产台湾屏东。
此变种可能即两广线叶爵床 Rostellularia linearfolia Bremek. subsp. liankwangensis H. S. Lo,因未见台湾标本,暂志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