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树怎么种植才好檀香树生长的环境和温度

  植物号 2023-10-31

檀香树怎么种植才好檀香树生长的环境和温度

檀香(SantalumalbumL.)为檀香科檀香属半寄生常绿小乔木。檀香属包括16种半寄生种类,主要散布于南半球,栽培种植的檀香为印度檀香,与印尼檀香为同1种,英文名:Indiansandalwood,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帝汶岛,后被引种到印度并得到大面积的天然繁殖。其心材及心材中提炼的精油用处广泛,价格昂贵,供应缺口大,乱砍盗伐使檀香自然资源逐步枯竭。2006年,檀香被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列为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檀香人工栽培遭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檀香是1种价格昂贵的热带经济林木。文章从檀香习性、栽培、寄主及配植、种苗繁育、田间管理及心材结香等方面的研究及产业开发等进行综述。BIj植物号

1、檀香习性及种植情况

1.1檀香生态习性研究BIj植物号

檀香喜温暖、阳光充足、干爽无霜冻的气候环境,幼苗耐半荫,当气温低于13C时,生长停滞,顶芽休眠,最适合生长气温为23〜35C,降雨量600~1600mm,富含铁质的土壤环境。可以忍耐短暂零下低温,计划檀香种植区,最低气温应不低于0°C。BIj植物号

1.2世界檀香种植现状BIj植物号

目前,檀香林面积共约2万hm²,其中自然野生林1.33万hm²,人工种植林0.67万hm²。野生檀香林主要集中在印度,但印度2002年前制止种植,目前仍制止出口。澳大利亚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檀香产业林,通过人为控制檀香生境,增进其生长、结香,实现较高的经济回报。澳大利亚的人工产业林由Quintis和SantanolGroup两大公司控制,1999年开始大范围种植,面积约为0.27万hm²,2014年开始收获心材。BIj植物号

1.3我国檀香引种栽培BIj植物号

1962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引种檀香成功。曾于上世纪70、80年代,檀香作为重要的药材推行种植,但因其成熟期长、管理难度大、寄主植物配套种植技术不成熟,绝大多数植株生长不良,没有到达范围化发展。本世纪初开始,檀香在南方多个省分广泛种植,面积约0.1万hm²,主要集中在广东,目前我国产业化栽培还未构成产量。BIj植物号

2、寄生与寄主植物配植

印度人J.Scot(1871)最早发现檀香为半寄主植物,Rao(1942)对檀香吸盘的构造进行较详细的研究。而澳大利亚利用檀香与寄主植物公道配植,实现檀香人工产业林。BIj植物号

2.1 檀香寄生机理研究BIj植物号

檀香为根半寄生植物。檀香根系可以直接从土壤中吸取部份水份和营养,但主要通过根部吸盘从寄生植物获得营养。檀香根部吸器吸附于寄主植物的根部,檀香通过吸器中维管束与寄主维管束相连,吸取寄主植物的水份、无机盐和其他营养物资。檀香维管组织起源于吸器基部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分化为2束维管束吸管,构成具有吸收功能的维管组织;成熟吸器维管组织呈倒烧瓶结构,由木质部组成而无韧皮部。檀香对寄主具有选择性,引诱檀香根系吸盘构成需要满足条件:1是檀香根能接触到寄主的根部,2是檀香能辨认到寄主植物所产生的分散性酚类化合物。BIj植物号

2.2 良好寄主的选择BIj植物号

檀香寄主很多,但不同寄主不同时期增进生长效果不同,豆科植物作为寄主是非常好的选择。檀香主根不发达,水平根发达,根系深度在10~40cm之间,属浅根系,因此选择的寄主植物根系散布与檀香类似。檀香寄主选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且散布浅,萌芽力强,最好具有根瘤菌的植物。豆科、芸香科、蔷薇科及菊科植物都是很好的檀香寄主植物。经研究,合适作檀香寄主的植物有300多种,檀香树本身也可作为寄主,其中较合适的有30多种,如苏木、降香黄檀等。不合适的寄主植物有凤凰树、土沉香等。BIj植物号

2.3寄主配植时期及配植植物BIj植物号

檀香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初期不需要寄主植物参与,但在其后幼苗生长进程中,其根系必须寄生在适合的寄主植物的根上,否则,檀香不能正常生长。寄主配置时间越早,对檀香幼苗的生长越有益。育苗时,当幼苗出现第1片真叶时,开始配植寄主植物或把幼苗移栽于预先种有寄主植物的容器中培养。BIj植物号

檀香寄主1般分为初期、过渡期及长时间寄主3种类型。BIj植物号

檀香初期是幼苗生长阶段,初期寄主多选用草本植物作为寄主。在澳大利亚,莲子草作为苗期寄主;在印度,木麻黄、木豆等为苗期寄主;我国,假蒿作为檀香苗期主要寄主。过渡期是从小苗大田定植到快速生长阶段,过渡期寄主采取山毛豆、木豆、9里香、洋金凤、金合欢、美蕊花、龙芽花等灌木植物。长时间寄主伴随着檀香多年生长到成材,常常选择台湾相思、苏木、大叶相思、印度黄檀、儿茶、降香黄檀等豆科乔木,还会选择女贞、母生、黄皮、麻楝等乔木植物。BIj植物号

长时间寄主植物的混合配植比单1寄主更有益于檀香的生长,更符合均衡营养学的理论。在澳大利亚,长时间寄主选用3~4种乔木(多为豆科植物)作为其寄主。檀香培养周期长,投入高,在我国长时间寄主可选用珍贵树或其他经济作物,与檀香建立混交的种植模式,能够初期得到经济回报或得到其他经济类衍生品。多采取檀香~降香黄檀混交种植模式,降香黄檀可以显著提高印度檀香的净光合速率;檀香寄生于降香黄檀使之产生水份和营养的胁迫,加速其心材构成。BIj植物号

3、种苗繁殖

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及无性繁殖。BIj植物号

3.1种子繁殖BIj植物号

种子繁殖,多采取10年以上檀香的种子,种子通常具胚1枚,有时也出现双胚或多胚现象。檀香种子存在生理后熟,具休眠性,未经处理种子播种发芽期长,发芽率低,可用破壳或湿沙层积方法提多发芽率。但最有效的方法是用赤霉素处理,发芽率可到达82%~97.5%,时间缩短为30d左右。BIj植物号

3.2无性繁殖BIj植物号

良好单株的檀香可采取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方法有组织培养、扦插、嫁接等方法。组织培养能最大化地繁殖良好种苗。扦插多采取壮实的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也可对母树幼化处理,在干高10cm处进行截干,让其萌发新的枝条,选壮实的枝条扦插。嫁接繁殖,选取良好单株作为接穗,砧木选用硬朗的实生苗,采取芽接或枝接方式。嫁接采取5年生内幼树的接穗,成活率较采自成龄老树高。BIj植物号

4、大田种植及田间管理

4.1大田种植BIj植物号

檀香是1种浅根系植物,遭受台风容易倒伏,且不耐涝,因此,应种植在避风而排水良好的场所,最好是防风林的坡地。按行株距4mx4m或5mx5m开穴,穴径60cm,穴深50cm,每穴施腐熟有机肥。BIj植物号

定植时,檀香种苗带寄生植物1起种植,覆土后,用手轻压,不能用脚踏实。并在其周围补种短时间寄主和过渡期寄主。短时间寄主1般为假蒿,在檀香的种植距离为50cm之内,1株檀香周围种植6~10条假蒿。过渡期寄主多为灰毛豆、山毛豆,采种播种方法,与檀香的距离在1m以内,每株周围挖4个穴,每穴播种子5~10粒。长时间寄主种植在檀香的行中间,寄主种类2~3种;不同寄主之间,可采取行与行间隔种植或株与株间隔种植;长时间寄主最好与檀香同时种植,最短也需在1年内完成配植,否则影响檀香生长。BIj植物号

4.2田间管理BIj植物号

种植前5年是檀香的快速生长时间,对肥力要求较高。需加强田间抚养和水肥供应,增进茎干粗壮,构成檀香木材良好的骨架,为以后心材构成奠定基础。主要措施有:下足基肥,清除杂草,浅层松土,定期追肥,保持土壤疏松、湿润。检查檀香及寄主缺株情况,并及时补种,增进林地尽早郁闭成林。如寄主植物生长过旺影响檀香光照,需进行修剪。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实验,测得2年生檀香树的年施肥量为:尿素200g、过磷酸钙250g、氯化钾75g、硼砂10g、硫酸铜10g、硫酸锌10g。BIj植物号

檀香经过前期快速生长后,生长逐步缓慢,并进入结香期。为了增进檀香早结香,提高心材含油量,需减少肥料供应,少施氮肥,进行水份胁迫,尽可能保持土壤干燥。也可采取激素或外伤进行人为刺激结香。BIj植物号

4.3病虫害防治BIj植物号

檀香主要虫害有:桑寄生粉蝶、咖啡豹蠹蛾、铜绿金龟子。(1)桑寄生粉蝶又称檀香粉蝶,以幼虫为害叶片,每一年夏秋之间为害,以幼虫吐丝将叶片卷起,并潜藏在内蛀食叶肉,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正常的生长。严重时把叶片食光,致使植物生长势衰弱。(2)咖啡豹蠹蛾又称檀香蛀心虫,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造成枯顶、断枝现象。(3)铜绿金龟子的幼虫危害檀香幼苗根部,成虫傍晚出来食取叶片。防治方法,粉蝶幼虫和铜绿金龟子食叶性害虫,用杀虫剂进行叶面喷雾;咖啡豹蠹蛾蛀干性害虫,可用高浓度的杀虫剂灌注蛀孔,并用黄泥封住,或剪除被害枝条集中烧毁;成虫期可用灯光诱杀。BIj植物号

檀香常见疾病害有:根腐病、叶灰斑病、白粉病、苗立枯病。(1)根腐病。由于地势低湿,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植株生长受阻,而根部腐烂,叶片失绿及脱落现象。防治方法:用杀菌剂液淋灌病株根际。(2)叶灰斑病。由细菌入侵所至,主要产生在成叶或老叶上,呈灰白色病斑,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枝叶用杀菌剂喷杀。(3)白粉病、苗立枯病。主要产生在苗期,白粉病用粉锈宁等药剂喷雾;苗立枯病由土壤病源引发,病发早期用立枯净等药剂喷雾。BIj植物号

5、心材构成、精油含量及激素处理增进结香

檀香种植在干旱、阳光充分、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心材比例大、质量佳。印度,种植10年开始结香,20年后开始成材。我国湛江,6龄檀香已开始构成心材,檀香平均胸径为10.27cm,心材的比例为15%~20%;海南尖峰岭21年龄檀香干高30cm处心材的平均直径为10.14cm,心材比例平均为38.01%,精油含量平均为4.36%。澳洲人工栽培15年檀香的心材含精油量平均为3%,而中国精油含量为2%左右。BIj植物号

激素及外伤2种外界刺激可以使檀香提早“结香”。刘小金把6~苄氨基腺嘌呤、乙烯利、甲基紫精、茉莉酸等生长调理剂分别注入6年生幼龄檀香树干,结果各种生长调理剂均能促进幼龄檀香构成具芳香气味的心材,且心材的质地与自然条件下构成的心材较为1致;除茉莉酸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到达檀香油的国际质量标准。结果显示,檀香心材的构成受激素调控,6~苄氨基腺嘌呤极可能是调控檀香心材构成的重要激素之1。BIj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