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怎么种植分享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

  植物号 2023-10-31

平菇怎么种植分享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

平菇又叫侧耳,属于担子菌门真菌界的食用真菌,营养丰富,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在农村有很多的农民朋友,“收起了”以后,进入到农闲季节,有心计,肯吃苦,爱学习的农友们,向外务工,不愿去,纷纭选择种植平菇,来提高自己农闲时的收入效益,由于种植平菇占地少,投入产出比高,再加上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农作物的下脚料,玉米芯,棉籽壳等,在农村平菇的培养料还是比较好搜集的,1般,种植平菇的栽培方式可采取发酵料栽培或生料栽培皆可。要想到达平菇优良高产,掌握7个方面的管理技术,更有益于种植平菇成功。s6L植物号

1,脱毒菌种,随着平菇种植时间的延长,没有脱毒的平菇品种,容易感染病害,种性退化,影响优良高产,不论是哪一个季节种植,首选脱毒的平菇品种,适合“收起了”以后(冬季)种植的平菇品种1般有科佳1号,德丰5号,8129平菇,皖优5号,皖优6号,8105等多个平菇品种。可根据当地市场选择适合的平菇栽培。s6L植物号

2,培养料基质选择,最常采取的有玉米芯或棉籽壳,每1000千克玉米芯儿,(粉碎后的玉米芯儿),加入优良小麦麸皮60千克左右,氮磷钾3个15复合肥2千克,优良磷酸2铵10千克,优良生石灰40千克,克霉灵2千克,清水按需加入,生料发酵栽培可加入防虫灵3000倍液,熟料栽培,由于在装袋之前需要经太高温高压蒸灭菌处理,将害虫及虫卵都杀灭了,可以不用加入杀虫剂。s6L植物号

3,发酵培养料,玉米芯,小麦麸皮,生石灰粉掺匀堆积在1起加水,1边加水1边翻拌,1直到用手抓1把培养料用手握紧,在指间有水滴但不向下滴为好,然后将培养料堆积成圆形或长方形进行发酵。培养料堆可堆积成高1.5米,宽1.7米左右,长依照料的多少而定,为了预防料堆中间由于发热太高而烧过,从料堆上向下打直径5公分的孔,用于散热透气,可以多打1些孔,1般每间隔28~32公分打1深到底的孔,然后上面覆盖麻袋片,进行升温发酵。s6L植物号

堆积发酵第3天,进行倒堆,将下部,外侧没有发酵的翻到中间,上部的料铺在下部,依然依照前面的方法进行打孔,在倒堆的同时喷洒杀虫剂,预防菇蝇的出现。培养料需经过3次翻堆发酵,分别在第3天,第4天,第5天,第1次翻堆加入准备的杀虫剂,第2次翻堆加入磷酸2铵,复合肥,杀菌剂。第3次翻堆以后,装袋之前检查水份,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间有少量水但没有水滴渗出比较适合。s6L植物号

4,菇棚消毒,发菌出菇的场所应进行严格消毒,避免杂菌污染,对菇棚消毒可用高锰酸钾与甲醛反应,产生熏蒸气体消毒,也可用火碱进行喷洒消毒。s6L植物号

5,袋内菌种的摆放,选择市面上出售的聚乙烯出菇袋便可规格45×25公分,装料的时候,将菌种分4层装入袋儿中,两头两层菌种,中间两层菌种,也就是装3层料,4层菌种进行摆放,中间的菌种掰成小块紧贴塑料袋边沿,由于菌种比较好气,在菌种处处打小孔,便于发菌与出菇,然后将菌袋放置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出菇棚。s6L植物号

6,发菌管理,平菇进入发菌管理是1个重要的环节,若是管理不当,1潮菇出不好,就会影响到以后出菇管理,病害多发,不出菇,料面失水等多种问题的出现。冬季温度低,发菌的时候温度虽高,但仍能降下去温度,可以将菌袋摆放3~5个高,并注意菌料的温度变化,温度不得超过30度,温度到达29度左右,就需要进行采取降温措施,进行倒垛,喷水,透风等措施,避免出现烧菌,在发菌的全部进程当中,应进行翻垛5次。秋季温度比较高,不适合码放,只适合单层摆放发菌。秋季更容易生菇蝇,可每5天左右对发菌袋儿喷洒2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虫。管理的时候尽可能延长菌丝后熟时间,最少两个星期,当菌丝布满袋儿,并有少许现蕾时,便可进入出菇期管理,可明显提高第1潮菇的产量。s6L植物号

7,出菇期的消毒与杀虫药剂准备,最好准备好1定的生石灰与高效氯氰菊酯进行消毒与杀虫。出菇之前进行上透水,并在菌袋两头开直径10毫米孔2~3个。有的大蕾在中间出来,隔在最大菇蕾处开小口。在籽实体生长时间间,常常喷雾状水,不宜太大。还要屡次喷洒食用菌营养液等增进籽实体生长。s6L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