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工艺中经常要用到的工具有哪些,具体都有哪些用途/插花工艺中经常用什么
2023-07-03
豚鼠又叫荷兰猪,是熟知的宠物鼠。豚鼠还可作为实验动物,它的皮可加工成高级大衣或工艺饰品,豚鼠肉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风味独特。
豚鼠养殖属节粮型草食动物养殖业,发展前景10分广阔。当前在豚鼠养殖生产实践中,明显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栏舍选址、建设不规范,不能满足豚鼠对生长环境条件的需求;饲料来源杂乱,变质、农药污染的农作物和农副产品、带泥沙、污物的饲料、有毒植物等饲喂豚鼠,致使其中毒的现象时有产生。并且饲料品种常常变换和供应不均以致短缺,使得豚鼠养殖难以延续稳定发展。管理不善和生态环境的卑劣,也都严重影响了豚鼠养殖的健康发展。针对豚鼠产业前景和现实状态,提出豚鼠生态养殖技术方法。包括场地选择、栏舍建设、养殖、种植牧草、饲喂、管理和粪便处理等,具体操作以下:
1.场地选择
豚鼠养殖场选择在背风朝阳,地形高、干燥、透风、排水良好、光照条件良好的地方。位于居民区下风向,周围50米之内没有化工厂、皮革厂、大型畜牧场等污染源,阔别公路、铁路噪音源。
2.栏舍建设
豚鼠喜欢干燥凉爽的环境,能忍受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讨厌高温高湿的环境。因此,豚鼠栏舍的建设要求必须是透风良好、环境干燥、温度适合、湿度较低。首先,栏舍内地面需要进行防受潮处理;其次,墙体安装多个宽大窗户,夏季夜晚开窗透风,白天高温时关窗避热,冬季白天开窗透风取暖,夜晚关窗保温。屋顶双层设置,冬季保温、夏季隔热。
3.养殖方法
豚鼠养殖方法多种多样,如笼养、箱养、池养、立体式养、散放式养等。生态养殖以池式圈养效果最好。池式圈养是在豚鼠舍内做成若干平面养殖池,池内分成小格,材料用砖头、水泥、板、石、土坯、竹篱、铁网等建造。池底自下向上铺垫生石灰、稻壳或木屑、干稻草等,以利保暖吸湿。在小格内分别养种豚鼠、成豚鼠、仔豚鼠、商品豚鼠。各种规格分别为60厘米×50厘米×35厘米,每池养殖3只种豚;60厘米×50厘米×35厘米,每池养4只成年豚鼠;200厘米×200厘米×40厘米每池养10~20只商品豚鼠。
4.建立牧草种植基地
豚鼠是草食性动物,嚼肌发达,粗纤维需要量比家兔还要多,因此,满足饲草的均衡供应是养殖好豚鼠的关键。牧草种植以冷季型和热季型牧草轮作,满足全年均衡供草。以禾本科为主,品种多样化,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春季播种皇竹草、杂交象草、甜高粱、甜象草、大翼豆等,秋季播种多花黑麦草、紫花首藉、白3叶等。根据养殖范围肯定牧草种植面积。
5.饲喂方法
以牧草为主要饲料,将牧草收割后(不能带雨水和露水)切成10厘米左右的长度饲喂。中小豚鼠每只逐日饲喂80~120克,体重400克以上每只逐日饲喂150~220克,每天饲喂2次,上午7点,下午4点,适当补充1点混合饲料(玉米30%~35%,豆粕15%~18%,大豆皮15%,米糠35%,食盐1%,微量元素1%,冬季增加玉米比例为45%~60%),每只逐日10~20克,分2次饲喂,上午8点,下午5点。饮水用自来水或井水,为保持饲养池内干燥,应使用添食方式的给水器。由于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以维生素C必须来源于饲料中,当维生素C缺少时出现坏血症,其症状之1是后肢出现半瘫痪,冬季特别易得,因此,饲养豚鼠时需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或饲喂新鲜蔬菜。
6.管理方法
尽可能保持环境安静,制止陌生人和动物进人养殖区域,并尽可能减少没必要要的搬动。公道分栏,夏每天气酷热诞生15~20天分栏,冬季天气寒冷诞生20~25天分栏,1般按体重大小及体质强弱分池饲养,有益于吃食均匀,生长发育平衡。为了避免近亲早配现象,按公、母分群饲养。栏舍中的粪便要勤清算,对食盆里的残食在饲喂中时要清算,定期把食盆和给水器洗刷干净,并进行消毒。池内的粪便清算后,要及时铺垫木屑和稻草。夏天1般不用垫草和木屑,但清算粪便后要用生石灰对栏舍进行消毒。幼豚鼠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夏天25℃~30℃,冬季最好稳定在20℃左右,否则幼豚鼠容易得上肺炎出现死亡,所以,幼豚鼠需配有温控房间。
7.粪便处理
将豚鼠的粪便集中经高温发酵后,配制成有机肥,作为牧草基地的肥料,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和结构,增进牧草快长丰产。同时,将粪便污物消纳吸收,避免污染,变污为宝,循环利用,实现生态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