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的日常养护(经验篇):多肉日常养护的详细介绍/多肉日常养护方法图
2023-07-03
热带观赏鱼色采斑斓艳丽,体形奇特可爱,游动姿式优美,令无数爱鱼者赏心悦目,凭添无穷乐趣。但是爱鱼者常常由于不熟习热带观赏鱼的性质和饲养管理技术,使得养殖失败带来烦恼。
1. 养鱼准备
根据各种鱼对饲养容器,水草和沙石,饲养用水的水温、ph值等的要求作好养鱼的准备工作。选购回鱼后直接将装有鱼的塑料袋放到鱼缸中进行10——20分钟的水温调理,再打开袋子让鱼随着水流进鱼缸里。接下来就要对鱼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了。
2. 饵料投喂
部份爱鱼者常常由于爱鱼心切,喂给多种过量饵料而致使鱼儿死亡。却不知鱼不容易饿死而易胀死,或因过量饵料致水质败坏引发鱼死亡。因此投饵必须遵守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4定原则。1班配合饲料每天在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两次投喂较适合。投喂鱼虫等活饵可在上午1次投完,对仔鱼要保证缸内有轮虫、草履虫或蛋黄等开口饵料。注意投喂水蚯蚓时要将其放在穿孔的塑料小盒内悬吊于水中,让鱼自由取食。若是喂其它切碎的动物性饵料宜放入“吊篮”内喂为好;投饵要有固定的位置,这样鱼集中摄食可减少浪费;饵料1定要新鲜无腐败变质;投饵量以满足鱼类生长所需营养又不多余为度。日投饵量根据箱或池中鱼的情况,1般为鱼体总重的2%——4%和以投饵后30——60分钟吃完为标准进行综合判断。具体投饵时,还应根据季节气候特点、水温、水质差异、鱼的摄食强度做适当增减,切忌随便多投或少投,几天不投或几天的量1起投。若外出不能逐日投喂,只需出门前按正常投喂与换清水,确保水质清晰与氧气充足,短暂的数天饥饿对鱼健康无影响,千万不要投几天的饵料以造成鱼死亡。
3. 看水观鱼
正如鱼谚“观赏鱼是用眼睛瞪大的”。看水观鱼是爱鱼者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注意看水的变化情况如水质状态和温度等,调理好水温,ph值,硬度。水族箱的饲水应保持清澈透明,及时清除水中污物。池养饲水的水色以绿色、黄褐色等水质较好,蓝绿色、茶褐色等水质较差,应及时换水。要特别注意水中溶氧,拂晓时和夏天的闷热天气易出现“浮头”或“闷缸”现象,应及时发现并供氧解救。视察鱼的活动和体表情况,及时发现欲产卵繁殖的鱼和异常鱼。体表光洁体色艳丽,游动自然的鱼才正常。发现鱼沉缸底、离群独游、投饵不食、鱼身上有白毛白点等异常的鱼应捞出视察确诊。和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掌握正确的投饵量和进行换水。
4 .排污换水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的生长繁殖,必须根据不同种鱼的要求及时进行排污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通过注水或换水的方法对水质进行处理。水族箱中多用循环过滤装备。若换水便可利用水的虹吸原理进行部份或全部换水,用塑料管或橡皮管直接对准箱底的残饵或鱼粪等污物将其吸出,吸出水量为箱总水量的1/5——1/3,然后再注入同温度等量新水。换水次数及换水量随季节、温度、水质条件而定,1般每周1次。鱼池1般采取注入新水的方式调理水质,平时注意视察,发现使用1段时间后有污物要清除或全池换水。
5. 不同季节管理重点
(1) 春季
管理的重点是适当投饵和防病治病。春季气候转暖,经历越冬后的观赏鱼开始活跃,但体质相对衰弱,投饵量应逐步增加。由于气候变化较大,遇刮风下雨特别注意保温。春季细菌病毒繁殖也迅速,鱼病最易流行。拉网打鱼易碰伤鱼体。必须注意防病,治病。
(2) 夏季
观赏鱼生长旺季,水温通常30℃以上,鱼很少生病,若饵料充足,换水勤,其长势均优于其他季节。对氧气需求量增大,避免水体缺氧,成为饲养的关键。下降放养密度,勤换水排污,注意充氧,特别是闷热,暴雨将临的天气。投饵以少许多投。注意防暑降温,用竹帘等遮1/3——1/2的水面,以防“烫尾”事故产生。
(3) 秋季
管理重点是喂足喂饱。适当增加饵料中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成份的比例。到深秋季节天气渐凉,投饵应逐步减少。同时易爆发烂鳃病,白点病,肤霉病等,因此需预防鱼病。
(4) 冬季
管理重点是御寒保温,适当投饵。温室或水族箱用加热装备,使水温1般不低于20℃。或利用工厂余热水等的作用保持适当的水温进行正常的养殖及繁殖。严防水温骤降(特别是夜间)致鱼得病或被冻伤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