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桂黄叶的原因是什么呢解决方法呢/四季桂黄叶的原因是什么
2023-07-03
暮春时候,清明时节,百花落尽牡丹开,白花凋谢紫花开。中原地区,河南京大学地,黄河南北,处处可见桐花开,桐花开满树,白中透紫,紫中泛白,清香而热烈。
那末,究竟是梧桐花开,还是泡桐花开?梧桐花等于泡桐花吗?泡桐和梧桐有甚么区分?既有自然属性,又有观赏价值的桐花,又有哪些文学和历史佳话呢?
在春季行将离去的时候,我们1起走近这满树的桐花。
【时节】桐花是清明之花、暮春之花
清明节气有3候:1候桐始华,2候田鼠化为鹌,3候虹始。
清明时节花信3:1候桐花,2候麦花,3候柳花。
清明,已经是暮春时候,白花落,红花残,黄花凋谢,而桐花盛开开满树,紫花如喇叭,树树喷甜香。城市中,或在街道旁,或在小区内,紫色的桐花,开在半空中。乡野里,或在小河边,或在村落内,桐花的紫色,渲染了风景。
桐花,又被称为清明之花,暮春之花。这在宋词中,尤其明显。
“拆桐花烂缦,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桐花开得烂缦之时,便是清明疏雨之际。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辛弃疾《满江红》)清明寒食已过,江南地区,刺桐花落下,春季的浅寒也无力支持,天气正式暖和起来了。
“啼鴂声中,春光化成春梦。问东君、仗谁诗送……轻罗扇小,桐花又飞么凤。”(蒋捷《粉蝶儿》)南宋末词人蒋捷,写出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他也敏锐地视察到春光变成1场梦、春季消逝的时候,桐花正耀人眼目。
其实在唐朝,桐花是暮春之花,也是不争的事实。“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白居易《寒食江畔》)“草香沙暖”时候,白居易思念京都、思念故乡,对着满树的紫桐花惘然,“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佳话】桐花是诗歌之花、友谊之花
桐花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中唐时期,河南的两位大诗人间的相互酬唱,赋予了桐花新的内涵,也提升了起品格。
这两个河南诗人,1个是白居易,1个是元稹,是古代诗坛出了名的1对好友。
两人友谊的奇异的地方在于,恍如存在着心灵感应。元和4年(公元809年),元稹丰使到东川公干,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1同到曲江、慈恩寺游玩,到李杓直家饮酒时,想念起了好友元稹。
因而,他作了1首《同李101醉忆元9》。“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本日到梁州。”他估算着元稹的路程,差不多此时应当到了梁州(今陕西汉中1带)。
恰巧的是,白居易在写这首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1首《梁州梦》。诗前有叙文,大意是当天晚上在驿站入眠后,梦到了自己和李杓直、白居易1块儿到曲江、慈恩寺游玩,醒来后感慨万千,挥笔写道,“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另有1次偶合,则与桐花有关。元和5年(公元810年),元稹因抨击权臣兼触犯宦官被贬为江陵士曹从军。在贬谪、赴任途中,元稹在曾峰馆住宿,对着馆内馆外的桐花,想起了白居易。“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月光微弱,桐花寂静,思念友人难入梦。
而当时在长安左拾遗、翰林学士任上的白居易,和好友元稹别后,做了1个梦,梦醒,元稹的书信也到了。因而,他也写了1首桐花诗,回赠了贬谪途中的友人。
“昨夜云4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言是商州使,送君书1封……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1树紫桐花。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这便是两人友谊的奇异的地方。
而查看全唐诗,有很多诗人都写过桐花,但白居易、元稹所写的桐花,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多而好的。“暗澹灭紫花,句连蹙金萼”(元稹《桐花落》)“叶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白居易《和答诗10首·答桐花》)。
都说诗人妙笔生花,白居易和元稹的笔端,则生出了紫色的友谊之花。
【记载】传言凤凰只拣梧桐栖 泡桐莫作梧桐看
关于桐花,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诗句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杜甫也有诗云,“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其中的典故,取自《诗经·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鸣矣,于彼高冈”,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而向阳的梧桐比较茂盛,而凤凰特别喜欢栖止,便是此诗之意。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5》记载了桐树种植之法。“桐叶花而不实者曰白桐。实而皮青者曰梧桐,按今人以其皮青,号曰 “青桐”也。”他将桐树分为了白桐和青桐两种。其中青桐“子于叶上生……炒食甚美。味似菱芡,多啖亦无妨也”,说明青桐的籽实也能吃。
而“白桐无子”,冬季树上结出的好像籽实的东西,实际上是第2年春季的花房。白桐“成树以后,任为乐器”,木材可以做乐器用,相当于本日的泡桐树。而“青、白2材”,都可以做“车板、盘合、木屧”用,便可以做平常的生产生活用具的材料。
我国古代,就有关于桐树的专门著述。北宋庆历年间,科场屡屡失意的读书人陈翥,因爱好梧桐树,便自号“桐竹君”。不以功名为念的他,潜心研读《齐民要术》等历代著名的农书,在房子4周开辟出了几亩地,种上了上百株桐树和竹子,研究它们的习性,以此实现立言于世的个人抱负。
经过几年的创作,他撰写成了《桐谱》1书。这是我国最早的泡桐学专著,但是,此书的致命毛病在于,把历代有关梧桐的文献材料,误作泡桐的材料来使用。他在隐居的西山所种的,是泡桐树,而援用的资料所载的,则是梧桐树。
其实,这样的毛病,今天仍然有。相信看到桐花处处开的时候,大家会脱口而出,“梧桐树又开花了”。而实际上,郑州地区所见到的开紫花的桐树,基本都是泡桐树。
【辨别】泡桐梧桐二者不同科不同属 桐木价值较高
泡桐和青桐,二者的区分,不但是字面上的“1字之差”。梧桐,亦称青桐,是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枝干笔挺青色,《中国植物志》记载,“产我国南北各省,从广东海南岛到华北均产之。也散布于日本。多为人工栽植”,是“栽植于庭园的观赏树木”。
泡桐,则是玄参科泡桐属落叶乔木,花色主要为淡紫色和白色两种。泡桐的品种,有兰考泡桐、毛泡桐、白花泡桐、紫花泡桐、南方泡桐等等。
中国植物志上的梧桐形态特点
二者的辨别,在叶子形态上就比较明显,其中。梧桐的叶心形,掌状3⑸裂,裂片3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而泡桐的叶片为长卵状心脏形,有时为卵状心脏形,顶端长渐尖或锐尖头。
前面提到的陈翥,虽然将自己种的泡桐树当作了梧桐树,但《桐谱》1书仍然有较大的价值。首先是将桐树分为了紫花桐和白花桐,将梧桐与泡桐辨别开来。同时,《桐谱》记载了白花桐、紫花桐、油桐、刺桐、梧桐、赪桐等不同品种的桐树。
《桐谱》指出了桐树的使用价值。《桐谱·器用第7》记载,“夫桐之材……采伐不时,而不蛀虫;渍湿所加,而不腐败;风吹日曝,而不坼裂;雨溅泥淤,而不枯藓;干濡相兼,而其质不变”,和其它木材相比,桐材耐腐蚀、不容易被虫蛀。另外,桐树还有生长快、材质柔柔等特点。
而我们常见的泡桐树,在暮春时节,则有1定的观赏性。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桐》记载,“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色白而有绮纹,故俗谓之白桐、泡桐,古谓之椅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