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球的养殖方法是什么呢/白龙球的养殖方法
2023-07-03
高山杜鹃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
高山杜鹃︵井岗彤霞︶
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s)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原产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山密林中,后由德国、比利时等国引种栽培驯化,并改进选育出许多良好品种。花色艳丽,有红、粉、紫、黄、白等多种,花型主要有漏斗形、钟型、管型、辐射型和蝶型,以单朵或多朵组成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树形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高山杜鹃1方面因其有巨大的总状伞型花序、艳丽的色采、优美的花姿、漂亮的株型深受人们的爱好,成为公认的高级盆花。同时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落叶,4季常绿,栽培也不需要特别的设施,所以不但是备受宠爱的年宵花,还是城乡绿化美化的良好品种。
高山杜鹃大多数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喜凉爽、湿润和半荫的环境。耐寒性强,不耐干旱,怕酷热和空气干燥。喜散射光,忌高温下的强光暴晒。喜疏松肥沃的高山腐殖土,忌板结、积水和盐碱环境。花期4~5月,果熟期8~10月。
1、繁殖方法
1. 播种 1般在每一年7~8月果实变红后,选择良好的母树进行收集。播种以秋季进行较好,春播须先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播种要选用过筛的泥炭土,外加1/5的河沙。播种前对播种基质进行酸化处理,用硫酸亚铁将其pH值调控到5~5.5之间。1般与干净的细沙混合撒播,播种后覆盖经多菌灵或菌虫双杀消毒的细泥炭土2厘米厚,覆土后要稍弹压,便于种子与基质紧密结合,以利于种子充分吸水萌生。用盆播种时必盖好玻璃,床播时应架好竹弓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以防下雨时将细小种粒撒落。种子发芽适温为15~25℃,基质发干时及时用细孔喷雾器喷湿,播后约30天发芽。出苗后要严格遮荫,并控制杂草,以防草大拔除时带苗。幼苗生长时间缓慢加强肥水的管理。1年生播种苗根系发达,有5~6枚小叶时可于翌年春季移栽,1般要培养8年左右才能开花。
2. 扦插繁殖 扦插宜在5~6月进行,插条应选择硬朗无病虫害母株确当年生半木质化带弹性的嫩枝,插条长5~8厘米,顶端需留2~3片叶,顶芽要完全。扦插基质以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4:2:2比例混合,工厂化生产时采取穴盘育苗,可增进伸根,且长势整齐。扦插时应随采随插,扦插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扦插深度约2~3厘米。插后要及时浇1次透水,扦插易生根生长的土温通常为24℃,1般扦插后15天内遮荫度要高些,15天以后可适当逐步减少遮荫,逐渐增加光照,促使光合作用,提早伸根。1般情况下,夏插20天以后开始伸根,40~50天已全部生根,60天以后开始长新梢,可在当年8~9月进行移植,也可于次年4~5月移植。扦插苗2~3年便可开花。
3. 组织培养 以花芽、子旁、上胚轴为外植体都能取得再生植株。1般取茎尖或带有侧芽的嫩茎作为外植体,这样可直接得到大量的丛芽,进而得到小植株。引诱培养基为 1/4 MS+ZT 2.0 mg/L+IAA 0.5mg/L,培养25~30天后,构成丛生芽,可将丛生芽分割成1~2厘米小块,接种到1/4 MS+ZT 0.5~1.0 mg/L+IAA 0.5 mg/L+GA 310 mg/L的继代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在生根阶段,为了使生根苗生长硬朗,尽快适应大田环境,要适当增加光照强度,1般控制在3000~5000 Lx。当继代培养基上构成2~3厘米的粗壮芽,可以切割分株,扦插于1/2 MS+蔗糖20 g/L+活性碳2 g/L+IBA 0.5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天后当苗基部引诱出4~5条不定根且根长2厘米左右时,培养瓶移到室温条件下适应3天后,将培养瓶的薄膜掀开,在常温和散射光下炼苗3~4天,再将培养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并洗净根上附着的培养基,移栽于消毒过的基质穴盘中(1份珍珠岩+1份泥炭土),移入大棚时要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前2天每天要喷雾3~4次,大棚温度控制在20~25℃。当苗高6~8厘米、叶片6~8对、主茎粗0.2~0.3厘米时,假植于穴盘中的苗便可移栽上盆。
2、栽培管理
1. 温度 高山杜鹃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本事⑵6℃的低温,但应尽可能控制在10℃以上,特别是幼苗更要注意防冻。夏季当气温达38℃以上时,应及时采取1些遮阳、降温、换气措施。温度最好控制在30℃之内,超过35℃时,高山杜鹃将遭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不利花芽分化。
2. 光照 高山杜鹃喜半遮阳状态,叶片越大的品种越需要遮荫。1般年龄用遮光率为20%~30%的遮阳网,夏季用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以到达降温增湿的目的,这样可保持高山杜鹃周年4季生长。
3. 水份 盆栽高山杜鹃既要求盆土始终保持湿润,又要求有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水应为微酸性,因此应将水酸化处理后再进行浇水。方法是水中加少许食醋或硫酸亚铁,将水调至弱酸性后便可使用。冬季可少浇水,不干不浇,保持空气润泽。夏季每天上午浇水,保持周围环境湿润及叶面喷水。植株开花期间适当控制浇水,以避免因盆土过湿而造成落花。梅雨季节要避免盆土内出现积水,否则易引发植株根系腐烂而造成死亡。
4. 土壤 喜疏松肥沃的高山腐殖土,忌板结、积水和盐碱土壤。盆栽可用高山落叶阔叶林下的腐殖土,或用腐熟有机质:蛭石:泥炭土=2:2:1的体积比例均匀混合配制。基质混合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到5.0~6.5左右,在配好的基本基质中加入杜鹃花类菌根菌便可。生长季节每个月进行1次松土,以防其营养毛须根因基质板结、透气不良而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开花植株每一年进行1次翻盆换土,时间可安排在春季花谢后的短暂休眠期时进行较佳。若不换盆,对开过花的植株,要及时摘去残花并适当添加适当新鲜肥沃的酸性腐叶土。
5. 肥料 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除在盆土中加入适当的基肥外,不宜施大肥、浓肥、生肥。生长季节可每个月浇施1次淡薄的腐熟饼肥水,加0.1%磷酸2氢钾。当植株出现花苞逐步膨大时,可给叶面喷施1~2次0.1%~0.2%的磷酸2氢钾溶液,以促进其花苞硕大、花色艳丽、花期耐久。花谢后及时摘去残花,以避免结果消耗没必要要的营养。气温高于30℃、低于15℃时应停止追肥。若植株出现叶片黄化的生理病害,可用矾肥水代替液肥进行浇灌,也能够向盆中施硫酸亚铁或用0.2%硫酸亚铁水喷洒叶面,但效果均不如施用矾肥水。[吉山花瑶]
6. 整形修剪 在谢花后,要结合换盆剪除密枝、残枝、枯枝、交叉枝、纤细枝、徒长枝和病枝。在生长时间内,对枝杆上萌发的没必要要的小枝应疏去。修剪时要注意不要对需保存的枝条进行短截,因高山杜鹃的叶片多簇生于枝顶,花后抽生1段新枝,并长出1簇新叶,老叶随即脱落,然后顶芽开始进行花芽分化。所以留下结实、硬朗的枝杆非常重要,关系到下1年开花的数量。新枝萌生后可通过修剪、绑缚,使之逐步成为有观赏价值的伞形、塔形或其它株形。
3、花期调控
欧洲高山杜鹃品种
高山杜鹃1般于7~8月间孕蕾,花蕾发育时间较长。冬季进入温室后,花蕾仍在发育,此时通过温度调控很容易将花期控制在元旦和春节。如果温室温度保持在15~20℃,约需20天便可开花。若要推延花期温度可保持在5~10℃,开花前再提高温度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