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发芽了还能吃吗?/姜发芽了还能吃吗的短视频
2023-07-02
7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它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品的能力,由于它的翅膀有7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7星瓢虫 ,7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水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侵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散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姐”。
7星瓢虫1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人工饲养7星瓢虫的成虫,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在70%-80%,成虫产卵时要求温度较高,可在25℃饲养。但饲养幼虫以平均温度20℃左右为好。
瓢虫科之1种。 又名“7星瓢䖬”、“7星花鸡”。我国各地均有散布。概体圆椭圆形,背弓似半球。体长5—7毫米,宽4—5.6毫米。触角节状,短,褐色;头、口器、复眼、前胸、小盾片及腹面、6足皆为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具7个不规则黑色圆斑,其中1个黑斑由两鞘翅中间接拼而成。年生4—5代。多见于田野、树林、果园,嗜食小型昆虫。性颇机灵,常跌落匿踪或擦飞而去。体色美丽,玲珑娇小。饲用透明虫盒或生境箱,亦可作瓢虫牌点及标本赏玩。同科尚有2108星瓢虫、龟纹瓢虫及瓜茄瓢虫等,皆可饲以玩赏。
除冬季外,户外蚜虫堆间均有机会找到前来寻食的成虫。本种散布非常普遍,但是较少成群群聚。另外,人们还把它们称为花大姐。
年产生多代。以成虫过冬,次年4月出蛰。产卵于有蚜虫的植物寄主上。成虫和幼虫均以多种蚜虫、木虱等为食。系益虫,应予保护。
捕食昆虫:棉蚜、麦蚜、豆蚜、菜蚜、玉米蚜、高粱蚜
危害农作物: 棉花(棉蚜)、小麦(麦蚜)、豇豆(豆蚜)、白菜(菜蚜)、玉米(玉米蚜)、高粱(高粱蚜)
20世纪70年代在黄河下游已开始用助迁法防治棉花和小麦蚜虫,90年代开始人工繁殖,并用于生产。 7星瓢虫以鞘翅上有7个黑色斑点而得名。每一年产生世代数因地区不同而异。例如,在河南安阳地区每一年产生6⑻代。北方寒冷地区,每一年产生世代数则较少。7星瓢虫成虫寿命长,平均77天,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叶螨、白粉虱、玉米螟、蚜虫、棉铃虫等幼虫和卵。7星瓢虫1只雌虫可产卵567⑷475粒,平均每天产卵78.4粒,最多可达197粒。 7星瓢虫取食量大小与气温和猎物密度有关。以捕食蚜虫为例,在猎物密度较低时,捕食量随密度上升而呈指数增长;在密度较高时,捕食量则接近极限水平。气温高的条件下,影响7星瓢虫和猎物的活动能力,捕食率提高。据统计,7星瓢虫对烟蚜的平均日取食量为:1龄10.7头,2龄33.7头,3龄60.5头,4龄124.5头,成虫130.8头。7星瓢虫近80天的生命期可取食上万头蚜虫。 毒性 7星瓢虫对人、畜和天敌动物无毒无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7星瓢虫有较强的自卫能力,虽然身体只有黄豆那末大,但许多强敌都对它无可奈何。它3对细脚的关节上有1种“化学武器”,当遇到敌害侵袭时,它的脚关节能分泌出1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使敌人因受不了 而仓促退却、逃走。它还有1套装死的本领,当遇到强敌和危险时,它就立即从树上落到地下,把3对细脚收缩在肚子底下,装死躺下,瞒过敌人而求生。
瓢虫之间还有1种奇妙的习性:益虫和害虫之间界限分明,互不干扰,互不通婚,各自保持着传统习惯,因此不论传下多少代,不会产生“混血儿”,也不会改变各自的传统习性。
活动场所
7星瓢虫在不同季节的活动场所不1样。冬季,7星瓢虫在小麦和油菜的根茎间越冬,也有的在向阳的土块、土缝中过冬。春季,1旦气温升到10℃以上,越冬的7星瓢虫就苏醒过来,开始活动,在麦类和油菜植物株上能找到它。夏天,随着气温升高和食品增多,7星瓢虫大量繁殖,凡有蚜虫和蚧虫寄生的植物,如棉花、柳树、槐树、榆树、豆类等植株上,都能找到7星瓢虫,有时乃至出现大批7星瓢虫聚集的景象。秋季,田间7星瓢虫的数量减少,它常在玉米、萝卜和白菜等处产卵,这时候候,早晚的气温较低,7星瓢虫常常隐蔽起来,不容易发现,需在上午7点钟以后至太阳下山之前收集。
捕捉方法
越冬的7星瓢虫不食不动,只要找到,捕捉很方便,用手就可以捉住。其他季节的7星瓢虫善爬能飞,可以利用它假死习性,用塑料袋迅速套住栖息着7星瓢虫的枝条,抖动1下,7星瓢虫立即掉落在袋里,接着,把枝条抽出,扎紧口袋,就能够带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