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秋海棠怎么繁殖新的植株,用什么方式,什么季节才合适/四季秋海棠怎么浇水
2023-07-03
国花,是国家用来代表国家主权的花。1般是选择本国特有、有观赏价值、有代表寓意的花种为国花。
那中国国花是甚么呢?有人认为是牡丹,也有人认为是梅花。但遗憾地告知你,中国目前还没有从法律上定义自己的国花,也是世界上唯1还未肯定国花的大国。
旧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国花问世的纪录。清政府敕定牡丹为国花,当时的国民政府指定梅花为国花。
新中国国花的肯定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就出现过量次大范围的讨论和评选,也触及到全国人大、政协层面上的议案。
最有影响的是1994年的8届全国人大2次会议提出了编号为0440号的“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中国花卉协会受拜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评选国花活动。
2003年3月,中国花卉协会再次组织了国花评选活动,并成立了评选专家小组。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并于2006年7月通过国家林业局上报国务院。这次评选原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出结果。
惋惜这些评选最后并没有得出甚么正式的评选结果,也没有得到相干机构的确认。
既然国花这个问题已显得非常迫切,为何就是迟迟选不出来?定不下来呢?因这是1个很不好解的结。其中的分岐、争辩很多,有些乃至是很尖锐很复杂。问题主要在于:
1、评选条件和标准出现分岐。
1994年,中国林学会曾拿出1个国花评选的标准,认为国花的评选必须具有4个条件:1是散布要广泛,2是外观要漂亮,3是要有深入的文化内涵,4是要具有1定的经济价值。但是,这个标准刚1出台,马上就有学者提出了质疑。
有人在此基础上进1步将其修正为触及面更广泛,更加难以掌控的“8条标准”(此略)。
有人说,国花评选没必要弄得那末复杂,没有必要弄甚么系列标准,只要突出1点,可以不及其余,只要我们选择的国花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所需要的精神特质即可。
可是也有人说,国花,是代表全国人民共同意愿的花,必须拟定严格的评选标准、评选程序与评选办法,并以必要的方式予以确认。
种种观点针锋相对,丝绝不让步。在国花评选条件和标准问题上,现在依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有主张“1国1花”论,又分为牡丹派与梅花派的争辩。
2005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武汉的9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议案,“将梅花定为中国国花”。而与此同时,来自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的全国人大代表则再度提出“尽快将牡丹肯定为国花”。“梅花派”和“牡丹派”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我国的国花评选,历来都是两个特有花种梅花与牡丹之争。历史上的中国,这两种花都当过国花。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非正式评选,1次是梅花夺魁,另外一次则是牡丹称王。其中1994年的评选,二者的竞争更到达了白热化程度,乃至由花与花的竞争演变成了各个地域之间的竞争。
两种花都天生丽质,两种花都内涵丰富,两种花都有强大的拥趸者,两种花都具有当选的条件与资历,至今依然难分伯仲。
3、有主张“1国多花”论,又产生与“1国1花”的分岐。
在国花评选进程中,争辩最多的是评选单1的国花好,还是评选两种国花好?
许多媒体纷纭发表文章说,梅花傲霜斗雪、花自独艳,体现了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的精神,固然重要;但是,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表达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寻求,也当之无愧。
因而,有学者又在此基础上进1步修正,提出以梅花、牡丹作为中国的双国花。“梅花是坚贞不屈的精神意味,代表精神文明;牡丹意味富贵,代表经济繁华。梅花产于华南,牡丹生在华北。1南1北双国花,既有精神文明,又有物资文明,且有益于1国两制……”
但梅花列前还是牡丹在前也出现矛盾。
在“1国多花”主张中又有双花、4花、5花等的意见。
4、评与不评的各种意见。
“中国没有国花,简直不可思议。国花是1国之意味,应当尽快评选出自己的国花!”这是1种声音;固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国花评选既然困难多多问题重重,何必非要费劲不讨好,不评又如何?”
1种意见认为,像我们这样1个经济快速发展且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由于没有国花,已在1些重大国际场合遇到过为难场面。可是也有1种意见认为,既然意见难以统1,就学学我们的巨人邓小平吧,把这个问题留给我们的后人,他们会比我们有办法。
对国花的评选和肯定你的意见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