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串红是什么吗/一串红属于
2023-07-03
黄栌为漆树科黄栌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产于我国西部、华北、浙江等地,在南欧、西亚和印度北部也有散布。黄栌秋季叶片鲜红,是重要的秋色叶树种。
黄栌株高达5~9m,树冠呈卵圆形,树皮灰褐色,小枝紫褐色、被蜡粉。单叶互生,通常倒椭圆形,先端圆或微凹,全缘。叶柄细长,花小、黄绿色,顶生圆锥花序。核果肾形,花期4~5月,果期6~7月。
黄栌喜光、耐半阴、耐寒、耐旱、耐轻度盐碱,在pH值为8.7、含盐量0.15%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黄栌生长速度快,萌蘖性强,耐修剪,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
1. 繁殖
黄栌可采取播种、压条、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播种繁殖操作简便,且1次就可以取得大量幼苗,因此最为经常使用。
选择长势硬朗、无病虫害的植株做采种母树,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变成褐色时,选择无风晴好的天气进行采收,风干、净种后将种子贮存在干净的布袋中,放置于透风干燥处备用。
翌年1月下旬将种子进行水选除秕后加入清水,用手轻轻地揉搓3分钟,滤净水后重新换水并加入适当75%百菌清浸泡4天,捞出后与2.5倍的细沙搅拌均匀,堆放于背阴处进行低温处理。2月下旬选背风向阳处挖催芽坑,然后将种沙混合物倒入坑内,覆盖6cm的细沙,细沙上覆盖麻袋以保湿、保温。在催芽进程中应注意每隔7天翻倒1次,并保持1定的湿度。4月初种子开始萌芽,待有30%左右的种子露白后便可播种。
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肥水条件较好的壤土上建育苗地。3月上旬进行整地,整地时每亩施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4000kg,播种时间以4月上旬为好。播前1周用70%5氯硝基苯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消毒后浇1遍透水。待土壤墒情适合后,按行距35cm进行开沟,将种沙混合物进行撒播,用种量为每亩9kgo下种后覆土2cm,然后轻轻压实,整平后覆盖草帘保湿。1般播后15天苗木出齐,苗子出土后,15天左右浇1次透水,雨季及时排除积水,避免根系腐烂。当幼苗长至10cm左右时需间苗,间除长势较弱的苗子,并使苗株距保持在10cm左右。幼苗生长迅速,1般3年生苗可出圃进行定植。黄栌须根较少,移栽时应对枝条进行强剪,以保持树势平衡,利于苗木成活。
2. 修剪
黄栌在园林中有小乔木状和灌木状两种树形,可根据园林需求进行修剪,如要培养成小乔木状树形,可在苗高1.5m时于冬季修剪时对主干进行轻短截,将主干上的侧枝全部疏除,翌年在剪口下选择1个壮芽作主干延长枝培养,其余的芽子全部疏除,秋末再对这个主干延长枝进行短截,并将其上的侧枝全部疏除。第3年春季选留的芽子要与上年所留芽子的方向相反,按此方法培养主干。待主干长至2.5~3m时可进行定干,次年春季选留3~4个散布均匀、开张角度适合的新枝作主枝培养,秋末对主枝进行短截,在其上培养侧枝。尔后,及时剪除病虫枝、下垂枝、过密枝及冗杂枝便可。灌木状树形修剪相对粗放1些,主要根据其自然生长的树形进行修剪,保持树形整体美观,不出现偏冠、树体通透性好便可。
3. 肥水管理
黄栌喜湿润的环境,春季栽植后立即浇透水,5天后浇2水,再过5天浇3水,以后每月浇1次透水,7~8月为雨水丰沛期,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大雨过后应及时排出积水,避免水大烂根。秋末冬初要及时浇足浇透防冻水,以昼化夜冻为好。翌年早春3月初要及时浇解冻水,宜大不宜小,充足的水份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倒春寒的危害,还能及时提供给植株发芽长枝所需的水份。尔后浇水可依照第1年的方法进行,秋末也需浇好防冻水。从第3年起,每一年都要浇好防冻水和解冻水,其他季节如果不是过于干旱,可靠自然降水生长,无需特地浇水。
黄栌喜肥,充足的肥料可使植株生长旺盛,增强抗病能力。栽植时可施用适当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做基肥,需与底土充分拌匀。5月初可少许追施尿素,以利于植株长枝长叶,增强树势。秋末结合浇冻水,再施用1次牛马粪,适当浅施,直接撒在树穴表面便可。第2年6月初,可施用1次氮、磷、钾复合肥,秋末再施用1次农家肥。从第3年起,只需每一年秋末施用1次农家肥便可。值得注意的是,第1年栽植的黄栌若树势不旺,也可采取0.5%尿素溶液对叶面进行喷施,每10天1次,连续喷洒3次,可有效提高树的长势。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常见的病害是枯萎病和白粉病。
①枯萎病。病发早期叶片萎蔫,叶片从边沿向内逐步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部份叶片脱落;或病发早期叶片失水萎蔫,叶缘自外向内卷曲,并逐步变枯。花序也可能出现萎蔫干枯,花梗剥开皮后能见到褐色病残体。
防治方法:枯萎病比较固执,若病发严重应及时将病株拔除烧毁;若病发较轻,可采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地面灌根,每15天1次,同时对叶片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天1次,直至病情减缓。
②白粉病。此病主要危害叶片,6~8月为病发高峰期,降水越多病发越重。病发早期,叶片上着生白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逐步扩大构成近圆形斑,病发后期病斑连接成片,叶面上布满了白粉。受白粉病危害的叶片组织褪绿,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使叶片干枯早落。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秋季落叶时及时清除落叶,剪除病、枯枝条及时烧毁,并喷洒3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菌源;也可在病发早期喷施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病害。
2. 虫害
常见的虫害有黄栌丽木虱、缀叶丛螟、木栳尺蠖、黄斑直缘跳甲。如有黄栌丽木虱危害,可在成虫产卵或若虫产生严重时喷48%乐斯苯乳油3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杀灭,也可结合冬季修剪,清除越冬虫卵;如有缀叶丛螟产生,可在幼虫期人工摘除和杀灭在树冠上结网卷叶的虫群,在幼虫危害早期向树冠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如有木栳尺蠖产生,可喷洒Bt乳剂5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防治幼虫;如有黄斑直缘跳甲产生,可在幼虫期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
利用范围 黄栌在园林造景中最合适城市大型公园、天然公园、半山坡上、山地风景区内群植成林,可以单纯成林,也可与其他红叶或黄叶树种混交成林;在造景宜表现群体景观。黄栌一样还可以利用在城市街头绿地,单位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庭园中,宜孤植或丛植于草坪1隅、山石之侧、常绿树树丛前或单株混植于其他树丛间和常绿树群边沿,从而体现其个体美和色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