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什么时候种植产量高绿豆种植方法和生长期
绿豆,又称青小豆,为豆科豇豆属1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植。绿豆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绿豆中含碳水化合物58.8克、蛋白质23.8克、脂肪0.5克、磷0.36克、钙80毫克,和胡萝卜素、维生素(VB1、VB2、VE)、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份。绿豆浑身是宝,种子不但可供食用,还可提取淀粉(制作绿豆沙、绿豆饼、绿豆粉皮、粉丝等),加水遮光发芽(培养芽菜,作蔬菜食用);还有药用保健价值(熬汤饮用,有清热、防暑、解毒、利尿、明目之功效);植株是优良的夏季绿肥。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日趋重视,对以豆类为主的杂粮需求不断增加,绿豆作为1种用处广泛的小杂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选地整地
1. 园地选择
绿豆适应性强,1般土壤都可栽植,即便沙土、坡地、粘土地也可正常生长。前茬可为玉米、芝麻、谷子、高粱、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及棉花等经济作物,也可与其间作,或种植于田埂、零星空隙地。忌重茬、忌大白菜为前茬。
2. 整地保墒
绿豆属双子叶植物,子叶出土顶土能力弱,需提早整地,以避免出现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现象。播前要深耕细耙,精细整地,疏松土壤,蓄水保墒,以利于出苗。翻耕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2米3,或商品肥200~300公斤;磷酸2铵20~30公斤,或过磷酸钙30公斤,或氯化钾10公斤作基肥。
2、良种选择
良种是绿豆高产丰产的关键与条件,特别范围化种植,选用良种尤其重要。栽培时,宜选择种粒大、种皮薄、口感好、丰产性好、硬实率低、好煮易软的良种。如中绿1号,夏播生育期85天左右,耐旱、抗倒、抗早衰,抗叶斑病,成熟较1致,平均亩产100公斤以上;中绿2号,夏播生育期65天左右,耐旱、耐涝、耐瘠、耐荫,抗倒伏,抗根腐病、叶斑病和花叶病毒病,高产稳产,1般亩产100~150公斤;渝绿1号,生育期67天,抗倒伏、色泽优,成熟后不裂荚,平均亩产125公斤以上;渝绿2号,生育期67天左右,适应性广,抗倒伏,成熟后不裂荚,平均亩产130公斤以上;冀绿7号,夏播生育期65天,春播生育期85天,抗病性强,成熟期1致,1般亩产120~200公斤;豫绿3号,生育期63天,早熟、高产、优良,抗倒伏,抗叶斑病、白粉病、枯萎病,平均亩产125公斤;另外,还有白绿6号、白绿8号、冀黑绿12号等品种,比1般农家品种增产30%以上。
3、适时播种
1. 温度要求
绿豆喜温,种子开始发芽温度为8~12℃,生长适合温度为15~20℃。
2. 播种时期
绿豆可春播,也可夏播。春播1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夏播1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宜早播,以避免后期低溫、早霜影响成熟)。
3. 科学播种
绿豆种植密度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而异。1般早熟品种密播,晚熟品种稀播;直立型密播,半蔓生型稀播,蔓生型更宜稀播;肥沃地稀播,薄地密播;早种稀播,晚种密播。1般每亩播种量1.5~2公斤,行距35~40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根腐病。
4、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
①弹压补苗。播种墒情差的地块,播种后要及时弹压,随种随压,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增加表层土壤水份,增进种子萌生、早出苗、出齐苗。出苗后,查找缺苗、断垄处,在5天内进行补种。
②间苗定苗。当绿豆出苗后幼苗两叶1心时,进行密集苗剔除;4~5叶期定苗,去弱苗、病苗、小苗、杂苗及杂草,留壮苗。1般留苗1.2万~1.9万株。对1般早熟品种,瘠薄地块每亩留苗1.8万~1.9万株;中熟品种,中等水肥条件地块每亩定苗1.5万~1.7万株;晚熟品种,肥沃地块每亩留苗1.2万~1.5万株。
2. 土壤管理
幼苗期中耕除草,不但可以消灭杂草,还可以避免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减少蒸发,提高地温,增进根瘤菌活动,增加绿豆产量。中耕深度应掌握“浅-深-浅”原则。在第1片复叶展开后,结合间苗进行首次浅锄;第2片复叶展开后,结合定苗进行第2次中耕;分枝期进行第3次深中耕,并进行封根培土,中耕1直进行到植株封垄为止。
3. 水份管理
绿豆喜水忌涝。幼苗期抗旱性强,需水较少,1般不旱不灌水,否则苗期水份过量,会使根部病害加重,引发烂根死苗;现蕾前期,视土壤墒情适当灌水1次;花荚期为需水高峰期,墒情差时应及时灌水;生长后期,特别是雨季,遇涝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4. 施肥管理
绿豆施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施足基肥,适当追肥。
①多施基肥。绿豆根瘤菌有1定的固氮能力,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增产效果明显。绿豆的生育期短、耐瘠性强,可不施或少施氮肥。1般每亩施种肥磷酸2铵或3元复合肥10公斤;或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2米3或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
②适时追肥。在肥沃地块,苗期以控为主,不宜追肥。瘠薄地块,在结荚期可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0.3%磷酸2氢钾。追肥最好在初花期进行,每亩追施硝酸铵、尿素等氮肥3~5公斤,硫酸钾7~8公斤。
③巧用根瘤菌。绿豆根瘤菌能供给的氮是其所需总氮量的50%~70%。播种前没施基肥时,在生长前期(分枝、始花期)宜追施1定量的氮、磷肥,以增强根瘤菌固氮能力和增进花芽分化;增施有机肥,可接种根瘤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增进绿豆增产。
5、绿色防控
绿豆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锈病、病毒病、白粉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绿豆象、蚜虫、豆荚螟、地老虎、蓟马等。
1. 防治病害
叶斑病、炭疽病等叶部病害,在病发早期喷洒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喷2~3次。锈病,在病发早期喷洒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防治。病毒病,于病发早期开始喷施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防治。白粉病,在病发早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抗霉菌素120水剂2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根腐病,在病发早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防治。
2. 防治虫害
绿豆象、蚜虫、豆荚螟等绿豆食叶害虫、种实害虫,可喷施10%吡虫啉乳油4 000~6 000倍液防治,连喷2~3次。蓟马,可用5%阿维·啶虫脒微乳剂4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地老虎,成虫产卵前,可用大葱、向日葵等勾引,人工捕杀;成虫期,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还可利用1~2龄幼虫在地上危害的习性,喷施10%吡虫啉乳油3 000~4 000倍液防治。
6、收获与储藏
1. 采收期肯定
绿豆荚果成熟期不1致,小面积种植时应分批采收,随熟随采;大面积种植时,应以绿豆全部荚果的2/3以上变成褐黑色(或80%以上的荚成熟时)为适时收获期。
2. 采收方法
在气温高时,成熟荚果易开裂,宜在晴天凌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时适时人工采摘。对大面积种植绿豆的地块,可采取机械1次性收获。
3. 加工储藏
将采收的绿豆荚及时进行晾晒、脱粒、精选,种粒含水量低于14%时,包装后入仓储藏或出售。入库前,将子粒置于⑵0℃的环境条件下冷冻12小时,以冻杀藏匿在种子里的绿豆象等种实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