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是什么植物?/黄花蒿是什么植物
2023-07-02
蜗牛是我们常见的陆地软体动物,因其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也吸引了很多养殖户来专门养殖蜗牛。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1下蜗牛的养殖技术,1起来看看。
室内养殖,要选用有益于保温、保湿的房间,空间大小根据养殖范围而定。
有透风设施的墙壁4周最好用塑料泡沫板覆盖,以利于保温。保湿设施可用木箱、泡沫箱,用水泥板分层养殖,高度不要超过30厘米,但具体设置方法要根据养殖范围而定,饲养土宜选择肥沃的菜园土或发酵土,既能保湿,又不会结块。
白玉蜗牛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但在冬季适合的温度必须保持在20℃以上。
光亮蜗牛及散大蜗牛耐寒,冬季不需加温,在室内自然过冬;但在夏天气温高时要夏眠。
适合养殖的种螺规格:白玉蜗牛30至50克,光亮蜗牛15至30克,散大蜗牛8至18克,初养者要根据本地的气候,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引种,要了解每一个品种的规格要求后,才能斟酌范围养殖。
饲料准备
蜗牛是杂食性动物,饲料来源比较广泛。
青饲料也叫基本料。青饲料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多种蛋白质、矿物资和维生素,鲜嫩,易消化。包括各种蔬菜、某些树叶及水生植物等。蜗牛最喜欢吃的有莴苣叶、蒲公英,还有各种瓜叶和豆叶。多汁饲料有南瓜、西瓜皮、葫芦、地瓜、黄瓜等。
谷实类饲料
包括谷类籽实及其加工后的副产品。谷实类饲料含有丰富的淀粉、磷、硫和维生素E,气味芳香,适应性好,如小麦、米糠、玉米粉、豆类、小米等。
动特性饲料:蛋白含量高,钙、磷、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必须氨基酸也比较齐全,如鱼粉、骨粉、蚕蛹粉蚯粉、蛋壳粉、贝壳粉、虾壳粉等。
青饲料80%至90%,精饲料10%至20%,具体配比要根据蜗牛生长的不同时期随时调剂,不能同1配方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出现僵螺及产量下降的现象。
饲养管理
配制好的饲料、精饲料及蛋白质饲料必须粉碎,水果及块茎要切片或拉丝。
将精饲料掺水拌成糊状,黏附在青饲料上投喂。投喂要定时,1般以下午5至6时为好,每天1次或2天1次。
适合的温度是保证蜗牛正常生长的条件条件,温度应控制在20℃至30℃,最好温度为25℃左右。
温度到15℃时应进行升温,上限温度不能超过35℃。在酷热的夏天,养殖室要常常透风,室内增加喷水次数,以下降室内温度。光亮蜗牛及散,大蜗牛最好在防空洞内过夏。
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蜗牛的生长和繁殖。
泥土要用含有机质的菜园土加发酵土,这样的土质中容易保持原本的水份。冬季要注意箱体的密封,使箱内土中的水份不外溢,在每次投喂时,要视实际情况决定喷水量,做到湿润而不积水。
对强健的种螺要注意青绿饲料与精饲料的配比,增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鱼粉、蚕蛹要占总比例的20%,骨粉、陈石灰、精饲料要占总比例的20%。但要看种螺的摄食情况,调剂各种比例。
环境要清洁,土质要疏松,并要及时更换养殖土,带异味的土质会影响繁殖效果与孵化率。
种螺产后体质较弱,在产卵期间要注意投喂抗生素,1般每周投喂2次,比例为0.7%至1%,以利于种螺产后恢复体质,防疾病的产生。孵化采取自然孵化法,将卵放入孵化箱内。
孵化箱内的生态环境基本与原生态相同,上面盖1层湿润的细土,注意不可碰碎卵块,以防卵表面黏膜层过早干燥或破坏。
孵化箱内要保持适合的温、湿度条件,经过1周时间的孵化,蜗牛就自然出壳。保持湿度的方法是用水喷雾,水量视湿度状态而定。
幼螺出壳后,最初依赖其卵内营养生存,这期间不需要喂食,3天后可投喂少许嫩叶或嫩花。
正常投喂时间不要太早,开始时每2天投喂1次,投喂量以吃完为标准。
幼螺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弱,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舍内温度控制在25℃至30℃;土壤底部含水量以30%至40%、空气相对湿度以80%至90%为好。
幼螺的生长要求较稳定的温、湿度昼夜差别不能太大,忽高忽低容易引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