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盆养藏红花这种植物 藏红花盆栽正确的养植方式和常见问题/藏红花盆景怎么种
2023-07-03
气象因素:保持全年平均气候为8.9℃⑴0.7℃,年平均日照2700⑵8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60⑺8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1%。
土壤:以潮土为佳,土壤要求富含有机质,适合种植冬性、强冬性品质良好的品种。
栽培技术:播种前选择健康的种子晾晒,加快种子发芽,然后再深耕土壤,施足基肥,为播种做准备,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合的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基础条件
1、气象因素:
(1)温度:全年平均气温8.9℃⑴0.7℃,冬小麦生育期间大于0℃活动积温2000℃以上,冬小麦越冬期间负积温⑺22℃--1375℃。
(2)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2700小时⑵800小时,冬小麦生育期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68%。
(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660毫米⑺80毫米,冬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200毫米⑵10毫米。
(4)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1%,冬小麦生育期间相对湿度51%⑹8%。
2、土壤
(1)土壤类型:以宗、褐、潮土为主,质地为壤质,轻壤质,土层较厚。
(2)土壤耕层营养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氮0.08%以上,碱解氮60毫克/公斤以上,磷15毫克/公斤以上,钾100毫克/公斤以上。
(3)适合品种类型:选用冬性、强冬性品质良好的品种,目前选用的品种主要有京冬8号、京冬6号、京411、9428等。
2、生产基地环境条件
1、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符合DB13/310的要求。
2、灌水条件
平原农区禁用地上水源灌溉。地下水源灌溉取水层,深度大于50M。山地农区上游没有工矿污染的可用地上水。
3、危害物管理
有毒、有害的农药、除草剂、调理剂、等危险物不得在无公害生产的麦田寄存。
3、主要生育指标
1、冬前壮苗
公顷基本苗数:375万株⑸70万株。
越冬期公顷总茎数1290万株⑴470万株,主茎5叶1心至6叶1心,单株分蘖3个⑷个,次生根6条以上。
2、群体动态
公顷基本苗数:375万株⑸70万株。
越冬期公顷总茎数:1290万株⑴470万株。
起身期公顷总茎数:1440万株⑴800万株。
成熟期公顷穗数:600万穗⑺50万穗。
3、产量结构
公顷穗数:600万穗⑺50万穗。
穗粒重:1克⑴.5克。
4、播前准备
1、种子处理
(1)种子质量,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
(2)播前晒种。将种子摊在席上,厚度3厘米⑹厘米在阳光下晾晒2⑶天。打破休眠期,提多发芽势。
(3)种子包衣或用拌种剂拌种,防治病虫害,增进壮苗早发。
2、底墒与整地
(1)适合小麦萌生出苗的土壤含水量:沙土为14%⑴6%,壤土为16%⑴8%,黏土为20%⑵4%。
(2)深耕2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
(3)整地质量要求到达地平、土喧、墒足、无明显坷垃。
3、底肥
掌握不同土壤肥力,以产定肥的原则。在施肥结构上,稳氮、增磷、补钾、配微,粗肥化肥结合,平衡施用。
(1)底肥数量。在尽量多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每公顷底施纯氮90±18公斤、纯磷180±30公斤,纯钾75⑴50公斤、锌肥15⑶0公斤。
(2)底肥施用方式。耕整地前均匀抛撤在地面,随耕整地施入土壤耕层。
5、播种
1、播期与公道密植
(1)播期:冬小麦到冬前壮苗标准,约需大于0℃的活动积温550℃⑹50℃。按当地终年平均气温,从越冬前3℃的日期往前推算,积累到达壮苗积温要求的日期为适合播种期。我市的适合播种期大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播期调播量:保证冬前到达550℃⑹50℃积温它为始播期,基本苗每公顷375万,然后晚播1天加15万基本苗计算播种量。
2、播种样式方式及质量
播种质量的要求是行直、垄正、沟直、底平、下籽均匀、覆土深浅适合、盖严盖实。
(1)播种样式与方法
播种样式:平作:机播,15厘米等行距播种或10厘米、25厘米大小行播种;畜播,25厘米等行距播种。1.5米带田:麦幅76厘米,带背74厘米,机播每带6行,畜播每带3行⑷行。
(2)覆土深度:墒情好,覆土深度以5厘米为好;旱地、沙土地可略深1些。
6、冬前管理
1、出苗期管理
(1)查苗补种。麦苗1出土就应抓紧查苗补种,通常10厘米无苗为缺苗,17厘米以上无苗为断垄。为使补种的早出土,可将麦种先进行浸种催芽,然后播种。
(2)及时疏苗,力求苗匀。分蘖期按计划留苗数进行疏苗,去弱留强、去小留大,使苗大小均匀1致。
(3)促弱控旺,培养壮苗。随时考核麦田,查清各种弱苗、旺苗产生的缘由,及时采取相应促弱控旺,培养壮苗的措施。
2、越冬措施
(1)浇封冻水:封冻水能平抑地温,使麦苗足墒越冬,具有明显的保苗越冬效果,是必浇之水,封冻水要掌握适时。1般掌握在气温降落到5℃⑹℃开始,至1℃⑵℃时完成。
(2)追施冬肥,供苗春用:在浇封冻水前,普查麦田苗情,对群体偏小,总茎数不足计划要求的麦田或早播脱肥麦田,结合浇封冻水施肥。
7、冬季管理
1、盖麦御寒:在小麦地上部完全停止生长后,用沙土或有机粪肥盖麦,有明显的御寒效果,盖麦通常以1.7厘米左右为好,要盖细、盖匀、盖严以不露心叶及叶鞘为好。
2、压麦保墒:除砂、碱地外,冬季轧麦1、2次,弥缝保墒,对避免越冬死苗效果明显。
8、春季管理
1、返青期管理
(1)弹压提墒:早春化冻后,对分蘖节已处于干土层中的麦田,进行弹压提墒,促使分蘖节处于湿润的土层里。
(2)搂麦提温:早春采取搂麦或耙麦松土(锄划)来提高地温,时间可以在化冻7厘米时开始,搂深3厘米为好。
(3)借墒追肥:对缺肥的麦田,可以在早春施不容易挥发的性氮肥,如硫铵、尿素等,利用返浆期充足的土壤水份溶解发挥肥效。
(4)浇水:对群体太小,总茎数不足成穗要求的麦田,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以上,地化通时追肥浇水。
2、起身拨节期管理
(1)群体偏小、叶色较淡、麦苗偏弱的麦田,在起身期浇水并追肥,追肥数量为每公顷纯氮110±20千克。
(2)群体适合的壮苗田,到拨节期进行浇水并追肥,追肥数量为每公顷纯氮110土20千克。
(3)对群体过大,有产生后期倒伏危险的旺苗,可推延到见旗叶时再浇水追肥,追肥数量每公顷纯氮110±20千克。
3、孕穗期管理
孕穗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田间管理的中心是确保水份的供应。
(1)各类麦田均需浇水,浇水量每公顷600立方米⑼00立方米。
(2)对有肥力不足表现的麦田,补追少量氮肥或进行根外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