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用什么土:良好透气、排水性土壤最佳/多肉植物用什么繁殖后代
2023-07-03
应根据土层发菌情况掌握喷水量,遵守“结菇水重喷、出菇水充足”的原则用水。
结菇水要重喷:喷结菇水时应加强透风,通常在喷压菌水的3天后喷施,有条件的还可采取强迫透风措施。
出菇水要充足:用量与喷洒方式与结菇水类似,注意要控制好水温,喷水量要足,但也要注意水不能渗透到基料中。
1、种植双孢蘑菇如何用水
1、加大透风量,使土面菌丝倒伏
(1)根据土层发菌情况掌握喷水量,通常每平方米料面1千克左右,早晚各1次,有1半土层洇透水便可。
(2)喷水后菌丝不再钻出土面,应结合强透风,使顶层0.5厘米厚的土面失水、略发白,菌丝在该厚度以下的土层内横向生长、连结,并到达生理成熟。
2、结菇水要重喷
(1)结菇水在喷压菌水3天后喷施。根据基料含水及土层含水状态,按每平方米料面3千克的用量分4次喷洒,以覆土层湿透水但无下渗水为准。
(2)喷结菇水时应加强透风,有条件的应采取强迫透风措施。2⑶天后可见有小菇蕾出现。
3、出菇水要充足
(1)出菇水的用量与喷洒方式与结菇水类似。此时已有菇蕾出现,要注意水温尽量与棚温类似,温差不能过大。
(2)有菇蕾的地方应屡次少量喷水,总量要足,但要避免水渗透基料。
4、保持水要常常
(1)与保持菇棚湿度相结合,每天都要根据温度、透风等情况掌握喷水次数及用水量,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覆土面基本湿润,但在透风孔处、近门口处有发白现象。
(2)随着籽实体不断长大,喷水次数及用水量也应不断增加。在菌盖直径1厘米时,可直接喷施食用菌3维营养精素溶液,10月份每天喷1次,10月中旬以后隔1天喷1次,并根据棚内湿度向籽实体喷水。
2、双孢蘑菇的种植技术
1、菇棚管理
(1)棚温太高或太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都可致使不出菇。温度降至8℃以下时通常不再出菇。
(2)采取生火炉等方法加温也没有办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打开透风孔使棚温继续降落,但要始终保持遮阴条件,不可以让直射光进入。
(3)不再喷水强透风,使棚内温度降至60%以下。
2、原料配方
(1)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算牛舍的时候是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
(2)晒粪场没有特别的设施要求,透风向阳的空地便可。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晒成牛粪饼。
(3)切记:晾晒时不要随意翻动,越翻动越不容易晒干,即便晒干也是粉状不容易贮存。
3、播后管理
(1)先在棚内菇床上铺1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为好。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难透风换气。
(2)当料温降到28°C以下时便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菌种1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好。
(3)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生。注意棚内温度不可超过30°C,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透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
(4)覆土方式: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
(5)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渗透,待手抓不粘、抓起成团、撒下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2.5~3.5厘米。
(6)覆土后调理水份,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13~20°C(温度15~18°C)。应视土层干湿状态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良高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