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的病害防治
雏菊枯叶病
叶枯病多从叶缘、叶尖侵染产生,病斑由小到大不规则状,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连片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⑴/2,病斑边沿有1较病斑深的带;病健界限明显。后期在病斑上产生1些黑色小粒点。
具体症状:病叶早期先变黄,黄色部份逐步变褐色坏死。由局部扩大到全部叶脉,显现褐色至红褐色的叶缘病斑,病斑边沿波状,色彩较深。病键交界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宽窄不等的黄色浅带,随后,病斑逐步向叶基部延伸,直至全部叶片变成褐色至灰褐色。随后在病叶背面或正面出现黑色绒毛状物或黑色小点。
雏菊苗期猝倒病
幼苗未出土或出头后都可病发。未出土时病发,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病发,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还没有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表土可长出1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雏菊灰霉病
灰霉病病苗色浅,叶片、叶柄病发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雏菊褐斑病
真菌性病害,下部叶子开始病发,逐步向上蔓延,早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⑴0mm,界限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雏菊炭疽病
该病浸染雏菊的叶片。病发的早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步扩大后构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沿有红褐色环圈。在湿润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胞子盘。炭疽病产生在4⑹月份。病原菌以分生胞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雏菊病害防治方法
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喷施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提高农药的有效成份率,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理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栽培时应避免密植,尽可能保持透风、透气、光照充足的凉爽环境条件,否则会造成植株细弱徒长。
保持清洁,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叶片,必须随时摘除清算。病害产生时,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 桂花的最佳嫁接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桂花的最-----(2025-08-14T13:30:59+08:00)
- 吊兰如何进行繁殖呢/吊兰如何繁殖后代-----(2025-08-14T13:30:59+08:00)
- 山丹花如何进行栽培呢/山丹丹花怎么种-----(2025-08-14T13:30:59+08:00)
- 鲁氏石莲花与皮氏石莲花的区别:仔细观察两者-----(2025-08-14T13:30:59+08:00)
- 奥利维亚多肉的养护方法:注意控水并给予充分-----(2025-08-14T13:30:59+08:00)
- 关于多肉植物雨滴的资料:简单介绍多肉与雨滴-----(2025-08-14T13:30:59+08:00)
- 春天多肉植物怎么养/春天多肉植物怎么养才-----(2025-08-14T13:30:59+08:00)
- 千佛手怎么施肥,详解千佛手四季施肥方法/千-----(2025-08-14T13:30:5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