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是园林苗木补植的最好时机,各地城市绿地苗木补植虽然投入较大,但成活率常常不理想,造成年年补、年年缺的局面。笔者认为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成活率。 以下重点介绍了乔木花卉的栽植,灌木花卉栽植也是如此,灌木花卉的补植地点更加零散,后期管理应更加细致,特别是浇水时不能遗漏。只要管理到位,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1、选苗 苗木质量关系重大,要注意选择枝条硬朗、芽体饱满,无病虫害、形态优美的苗木。另外,因用于补植,苗木规格应与周边苗木的规格相统1调和,补植的乔木,特别是行道树,分枝节的高度要统1,树形尽可能饱满。 2、起挖 树木起挖前1周浇1次透水,让其补足水份,以免起苗后过早脱水。起挖苗木1般要带土球。土球直径1般应按胸径的8至10倍计算,落叶树种也可用露根苗,根系长度也为胸径的8至10倍。起挖时沿规定的根幅外圈垂直向下挖。发掘进程中,遇粗根时用手锯锯断,以避免根部劈裂,尽可能不伤根皮和须根,保存原土。 3、修剪 在乔木栽植前,要对树冠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以减少树木水份的蒸发,保持树体水份上下供需平衡。 修剪量依不同树种及景观要求有所不同。对较大的落叶乔木,特别是生长势较强、容易抽出新枝的树枝,可进行强剪,树冠可减少至1半以上。 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所保存的主侧枝应在硬朗芽上短截,可剪去枝条的l/5至l/3。无明

显主干、枝条茂盛的落叶乔木,干径10厘米以上者,可疏枝保持原树形;干径为5厘米至10厘米的,可选留主干上的几个侧枝,保持原有树形来进行短截。 枝条茂盛的常绿乔木可适当疏枝,枝叶集中生长在树干顶部的苗木,可不修剪枝条,只燎叶。常绿针叶树,不宜多修剪,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珍贵树种的树冠,宜尽可能保存少剪。树木修剪酿成的伤口,应涂以保护剂,如油漆、凡士林等。 4、栽植 “3埋两踩1提苗”是林业技术部门提倡的1种科学的树木栽植方法。这类栽植方法包括3次埋土、两次踩实和1次将苗木向上提起的进程。具体栽植技术要点以下:开挖树坑时将表土(浅层土)放成1堆,将心土(深层土)另外放成1堆,不要将表土和心土混放,为以后的栽植做好填土准备。 树坑挖好后,第1步不是先放树苗,而是先将基肥放在树坑的最下层,然后将表土碾碎,平整、均匀地放在肥料上,这样树苗的根部不直接接触肥料,碾碎的表土又为根部提供了向下生长、扩大舒张的良好条件,这是第1“埋”,埋的是肥料和表土。 接着放入树苗。树苗放入落后行第2埋,就是培入心土,在培土到1半时,暂停培土,将树苗略微向上提1下,这叫“1提苗”,目的是避免树苗窝根,影响成活和生长。提苗后,不要立即埋土,这时候要将已埋的土向下踩实,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紧密接触,尽快吸收水份和营养元素,以便扎根生长。有益于树木的成活和生长。接着进行第3埋,就是将剩下的心土埋入,1直埋到与地面平齐,进行第2次踩实,目的是使树苗树干挺直,也使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以防被风吹斜。 另外,树木种植要注意按原向进行种植,才能使植株更好地适应环境条件,提高成活率。对原带土球不完全的苗木,根群已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需用蘸根浆(2%的磷酸2氢钾、2%白沙糖、1%维生素B12针剂、95%黄泥浆)浸蘸苗根进行处理。根系不完全、损伤较大的树木,和珍贵树木,栽植时根部应喷生根激素。 5、养护 树木栽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0厘米至15厘米的灌水土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栽植胸径5厘米以上树木时,植后应立支架固定,以防冠动根摇,影响根系恢复。以3角桩或井字桩的固定作用为好,且有良好的装潢效果,在人流量较大的市区绿地中多用。 树木应在栽植当日浇透第1遍水,以后应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1般浇水很多于3遍。补植苗木处在缓苗期,在以后两年时间内应重点养护,特别是不能缺水,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