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的繁殖方法较多,但大多采取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君子兰的自花授粉结实率低,需要人工辅助授粉。其种子采收后经10⑴5天的后熟期,从果实中剥出萌干3⑷天,便可播种。播种前用40℃的温水浸泡种子24⑶6小时,取出稍晾便可播种;或用10%的磷酸钠溶液浸泡20分钟,取出洗净后,用与温室相同的水再浸泡24小时。 不同地区的播种时间差异较大,可分为春播、秋播和冬播。春季播种在全国各地都可播种,1般选择在清明前后最好,过早或过晚都会对种子出苗产生不利影响。秋播最好在处暑与白露中间播种。冬季播种宜随受随播,出苗整齐,生长硬朗。 苗床土可用锯末粉、河砂、炉渣、牛粪等经过加工消毒处理。可用陶土盆或木箱作为育苗器皿,底部放1层2厘米左右的炉渣,上面平铺1层6⑺厘米左右的锯末粉、河砂、牛粪或马粪混合的苗床土,压实整平。将种子依照2厘米×2厘米的株、行距点播在盆土中,覆盖1层1⑴.5厘米的砂土,用喷壶浇透水,再用玻璃盖上,然后放置于室内,保持20⑵5℃的温度和盆土湿润。45天左右发芽,以后适当控制水份,给予充足的光照。当出现2片真叶时便可定植。每盆1株,定植终了,浇1次透水,缓苗后,加强水、肥、光的管理。根据幼苗的生长状态,可以每隔10⑴5天结合浇水施1次淡薄的腐熟的饼肥水等液体肥料。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君子兰3⑸年便可开花。 (2)分株繁殖:可将君子兰假鳞茎和根部连接处发出的腋芽,从母体上切除进行离体培养。 分株的时间1般在春季进行,温室内1年4季都可。当子株具有3⑸片真叶时进行分株,对母株和子株的生长都利。根据生产经验,用手掰比刀割的分株效果更好,手掰无污染,母体和子株伤口愈合快,容易生根。分离后应当及时在伤口上涂抹维生素B12药液,然后用草木灰消毒,以避免伤口流液太多。伤口干燥后,将其栽种在盆内,种植深度以埋住子株基部的假鳞茎为好,放置在荫处。新分株的幼苗,由于伤口容易感染,因此,第1次浇水不能太多。1周后移到半荫处,室温保持在20⑵5℃,空气湿度80%⑼0%,1般1个多月即可以长出新根,进行

移栽。对未能长出幼根的子株,可以将其插入砂土中,待新根长出后再进行盆栽培养。 (3)分鳞茎繁殖:时间也在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将鳞茎(根茎)进行切割,切下的根茎上必须有芽痕,将其分别种植于大小适中的陶土盆中。由于根茎的创伤处因受刺激而产生大量小芽,当小芽长到1定程度时,就能够分取栽植于花盆内。 (4)利用老根培养新株:君子兰的根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对性状比较好的老龄君子兰,在春季换盆时,可掰下1些粗壮的老根,1般选取直径1.2⑴.5厘米的根系,用竹片切0.3-0.5毫米的口子,或用大头针插入根中,在伤口上涂抹维生素B12药液,避免感染和刺激产生新株。将老根埋入细河砂或腐叶土中0.5厘米深,在20⑵5℃的温度条件下,经过适当养护,3个月后在刺激处构成球状的绿色小瘤,小瘤萌生出新芽就成为1株独立的新的君子兰植株。 (5)组织培养:指将脱离母体的君子兰的细胞组织,在特定的培养基中离体培养,经过引诱和分化,使其再生,长出大量的新的个体。我国的1些科研单位在君子兰的组织培养工作上获得了1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