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乌木黑檀汁怎么养)
2023-07-02
龙血树属龙舌兰科植物,全球有150多种,产于东半球热带地区,中国南方的热带雨林中有5种。它的生长10分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1棵树,1百年才开1次花,因此10分珍贵稀有,下面园丁大叔就介绍中国南方热带雨林中的5种龙血树。
1、剑叶龙血树(柬埔寨龙血树)
在云南省份布的生态区多为悬崖绝壁的石灰岩地区阳坡,垂直散布区为海拔800~1700m,常见于山势险峻、坡度较陡的石缝间。云南金平、勐腊、景洪、思茅、普洱、景谷、孟连、沧源、镇康、耿马等地通称为岩棕;基诺族称雅波德,傣族称埋嘎筛,爱伲族称来筛等;广西称为山海带。
剑叶龙血树为长绿乔木状植物,茎高可达5⑴5米。茎粗大,分枝多,树皮灰白色,
光滑,老干皮部灰褐色,片状剥落,幼枝有环状叶痕。叶聚生在茎、分枝或小枝顶端,相互套迭,剑形,薄革质,长50- 00厘米,宽2⑸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圆锥花序长40厘米以上,花序轴密生乳突状短柔毛,幼嫩时愈甚;花每2⑸朵簇生,乳白色;花梗长 3⑹毫米,关节位于近顶端;花被片长6⑻毫米,下部约1/4⑴/5合生;花丝扁平,宽约0.6毫米,上部有红棕色疣点;花药长约1.2毫米;花柱细长。浆果直径约8⑴2毫米,桔黄色,具1⑶颗种子。花期3月,果期7⑻月。
本种在叶基部和茎、枝受伤处常溢出少许红棕色液汁,花序轴密生乳突状短柔毛,很容易辨认。
2、海南龙血树
(小花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aPierreexGagnep,百合科Liliaceae,乔木状,高3~4m,茎不分枝或分枝,树皮带灰褐色,幼枝有密环状叶痕。叶聚生于茎、枝顶端,几近相互套迭,剑形,薄革质,长达70厘米,宽1.5⑶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圆锥花序长在30厘米以上;花序轴无毛或近。
无毛;花每3⑺朵簇生,绿白色或淡黄色;花梗长5⑺毫米,关节位于上部1/3处;花被片长6⑺毫米,下部约1/4⑴/5合生成短筒;花丝扁平,宽约0.5毫米,无红棕色疣点;花药长约1.2 毫米;花柱稍短于子房。浆果直径约1厘米。花期7月。
散布于海南西南部,生于背风区的干燥砂土上,也散布于越南、柬埔寨。国家2级保护濒危种。
3、矮龙血树
小灌木状,高不到1米,具粗厚的根。茎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有疏的环状叶痕。叶生于茎上部或顶端,彼此有1定距离,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0⑶0厘米,宽6⑻厘米,中脉稍明显,有柄,柄长3⑹厘米。总状花序顶生,长约15厘米;花每1⑶ 朵着生,据记载长约2厘米;花梗长3⑷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浆果直径10⑴3毫米,具1⑶颗种子。花期不详,果期8月。
产云南南部(允景洪)。生于海拔1050米的密林下。也散布于孟加拉、印度至马来西亚。
4、长花龙血树
灌木状,高1⑶米。茎不分枝或稍分枝,有疏的环状叶痕,皮灰色。叶生于茎上部或近顶端,彼此有1定距离,条状倒披针形,长20⑶0 (⑷5) 厘米,宽1.5⑶ (⑸.5) 厘米,中脉在中部以下明显,基部渐窄成柄状,有时有明显的柄,柄长2⑹厘米。圆锥花序长30⑸0厘米;花序轴无毛;花每2⑶朵簇生或单生,绿白色;花梗长7⑻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或近顶端;花被圆筒状,长19⑵3毫米;花被片下部合生成筒,筒长7⑻毫米,裂片长11⑴6毫米;花丝丝状,花药长2⑶毫米;花柱长为子房的5⑻倍。浆果直径约8⑴2毫米,桔黄色,具1⑵颗种子。花期3⑸月,果期6⑻月。产广东(海南岛)、台湾(高雄、台南)和云南(河口)。
生于海拔较低的林中或灌丛下干燥的沙土上。东南亚广泛散布。
5、细枝龙血树
大灌木状,高1⑸米。茎常具许多分枝,分枝较细,具疏的环状叶痕。叶生于分枝上部或近顶端,彼此有1定距离,狭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0⑴5厘米,宽2⑶厘米或更宽,中脉明显,有柄,柄长1厘米。圆锥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较短,长在10厘米以下; 花通常单生,据记载长可达2.2厘米;花梗长达1厘米,关节位于上部。
产广西南部,散布于东南亚,从越南至印度尼西亚都有。
养花,就找园丁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