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氨基酸营养下降肉鸡饲料本钱 肉鸡饲料本钱中有很大比例是用来满足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对1个养鸡公司来讲,饲料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水平是1个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这1部份包括5个关于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的实验(最后1个实验虽然不是关于蛋白质/氨基酸的,因其与下降饲料本钱有关,也包括在此)。 2.1 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下降玉米-豆粕型肉鸡日粮中粗蛋白质的水平 20世纪50年代蛋氨酸开始使用,紧随着是赖氨酸,最近是苏氨酸和色氨酸,合成氨基酸在家禽饲料中的利用愈来愈广泛,致使家禽饲料中的粗蛋白质水平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各种迹象表明,将来会生产出更多的饲料级合成氨基酸,从而进1步下降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和氮的排泄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在不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条件下,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下降日粮粗蛋白质的程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含有107.5%NRC(1994)氨基酸推荐量。按顺序这些氨基酸分别是:Met、Thr、Lys、Val、Ile、Arg、Phe和 Trp,从而产生8个处理组,粗蛋白质水平的范围是从16.61%到22.48%。另外3个处理组是在Arg、Phe和Trp 处理日粮的基础上添加硫酸钾来保持日粮的电解质平衡(Na+K-Cl)为250meq/kg。每一个处理有12个重复,每一个重复6只鸡,实验期是21d。所有的必须氨基酸均足够,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到20%以下时,肉鸡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力恶化。当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下降时,冻干胴体的粗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增加。在低蛋白质日粮中保持电解质平衡对各项指标均无改良。 2.2 0~21日龄肉仔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的评估 有关肉鸡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很少,需要量推荐值的范围也很大,而且养鸡业的换料期又常常与需要量推荐时期不符。本实验目的是研究0~21日龄肉仔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并考察饲喂雏鸡料时期的不同对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玉米-豆粕型和玉米-蛋白粉型日粮中有11个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从0.70%~1.20%,相邻水平单位增加值是0.05%(总赖氨酸的水平是从0.80%~1.30%,单位增值是0.05%)。另外实验中有1正对比组,由玉米、豆粕和动物蛋白粉组成并含有足够的各种必须氨基酸。每处理有12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到达最好饲料转化效力的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要高于到达最大体重的需要量。在7、14、21日龄到达最大体重的总赖氨酸(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是1.09(0.99)%、1.08(0.98)%和1.03(0.93)%。到达0~7、0~14、0~21日龄最好饲料转化效力的总赖氨酸(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19(1.09)%、1.13(1.03)%和1.09(0.99)%。0~21日龄肉鸡总赖氨酸和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估计值与NRC和Rhone-Poulenc的推荐量相近。所以,雏鸡料饲喂期不同对赖氨酸的需要量有影响。 2.3 轻度热应激的条件下3~6周龄肉鸡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在玉米豆粕型肉鸡日粮中,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是第1、2、和第3限制氨基酸。有实验表明环境温度会影响肉鸡氨基酸的需要量。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肉鸡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很少,而有关热应激下肉鸡蛋白质/氨基酸营养的实验结果很不1致。我们做了两个重复实验来评估在轻度热应激条件下(26.7°C),肉鸡对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需要量。实验采取4×3×2因子设计,共有24个处理。4个赖氨酸水平为1.03%、1.08%、1.12%和1.16%,3个蛋氨酸水平为0.38%、0.44%和0.50%,两个苏氨酸水平是0.78和0.87%。每处理有4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实验期是从21~42日龄。在轻度热应激的条件下,3~6周龄肉鸡到达最好增重、饲料转化效力、胸肌率的蛋氨酸需要量是0.44%。赖氨酸的水平在1.03%~1.16%之间对3~6周龄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力并没有影响,到达最大胸肌率、最低腹脂含量则需要稍高1些的赖氨酸:1.12%。本实验苏氨酸的水平:0.78%和0.87%对各项生长和屠宰指标均无影响。 2.4 肉鸡日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互作关系的研究 我们做了3个设计类似的饲养实验来研究超越NRC需要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肉鸡性能的影响,并肯定在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水平超越NRC最低需要量时,它们之间是不是有互作关系。每实验包括3个赖氨酸水平——NRC、+0.15%、+0.30%和5个蛋氨酸水平——NRC、+0.05%、+0.10%、+0.15%、+0.20%,共有12个处理。在实验1中有2个重复,实验2和3中有4个重复,每一个重复50只鸡,实验期是0~63日龄。高于NRC推荐量的赖氨酸水平只在21日龄提高了饲料转化效力,在63日龄提高了胸肌率;高于NRC推荐量的蛋氨酸水平在42~56日龄改良了饲料转化效力,在任何日龄对胸肌率均无显著影响;对饲养到56日龄的肉鸡,NRC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推荐量能够到达最大胸肌率。当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水同等于或超过NRC推荐量时,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这意味着按理想蛋白模式配置日粮时,如赖氨酸水平高于最低需要量,不需要按比例增加蛋氨酸的水平。 2.5 大鸡料氨基酸水平和饲喂期长短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份的影响 42~49日龄,商品肉鸡的增重占全期的20%,采食量占全期的25%,下降此阶段的饲料本钱可以提高利润。我们做了2个重复实验来探究当肉鸡前期氨基酸的添加量足够时,42~49、44~49、46~49 日龄停药期料中氨基酸水平可以下降的相对程度。实验肉鸡在42日龄之前饲喂配合日粮。42日龄换料时,1组鸡分喂5种不同的处理:含70%、80%、90%、100%或 110% 氨基酸推荐水平(Thomas 等,1986)。在44日龄时,另外一批原来喂100%氨基酸推荐量的鸡接受3个处理:70%、80%、90%的氨基酸推荐水平。在46日龄时,最后1批原来喂100%氨基酸推荐量的鸡接受3个处理:70%、80%、90%的氨基酸推荐水平。这样共有11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一个重复25只公鸡、25只母鸡。实验表明在屠宰前3~5d,1定程度下降日粮中氨基酸的水平不会影响肉鸡的增重。当停药期延至7d时,日粮中氨基酸水平低于Thomas等推荐量(1986)的90%时,增重会有所降落。肉鸡饲料转化效力对氨基酸水平下降更敏感——换料5d就会遭到影响。氨基酸水平下降时,屠宰率可能会有所下降、腹脂含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2.6 撤除大鸡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份的影响 我们做了1系列饲养实验来研究28~49日龄间,不同时期地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成份的影响。最早两个重复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在肉鸡42~49日龄饲料中撤除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和屠宰指标的影响。实验共有3个处理:在肉鸡42~49日饲料中添加全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撤除维生素添加剂;或撤除微量元素添加剂。每一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一个重复20只公鸡,20只母鸡。体重、饲料转化效力、屠宰率及腹脂含量在3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别。接下来的2个重复饲养实验目的是研究42~49日龄日粮中同时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每一个实验有两个处理:在42~49日饲料中添加全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每一个处理6个重复,每一个重复20只公鸡,20只母鸡。一样体重、饲料转化效力、屠宰率、腹脂含量在两处理之间没有差异。最后2个重复实验的目的是研究28~49日龄中,不同时期地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实验共有4个处理:正对比组在28~42日龄之间饲喂全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在28~49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35~42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42~49日龄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一个处理组有6个处理,每一个重复有30只鸡。在各处理之间体重、饲料转化效力、死亡率、屠宰率、腹脂含量、胫骨软骨发育不全病发率和腿病都无差别。本实验表明肉鸡在28日龄前喂配合饲料,以后不同时期的撤除维生素、微量元素、或二者对增重、饲料转化效力、死亡率、腿病产生率和屠宰指标没有任何影响。在停药期料或大鸡料中撤除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情况降落低饲料本钱,如果此阶段延长,也存在1定的安全系数。